禮敬諸佛

    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法身及報身永恆不滅。化身的出現與滅度,是隨順眾生的善根福德來相應示現的。在《法華經》中,我們讀到有常住不滅的多寶如來:「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又云:「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在經中,因為大眾欲見多寶如來全身,所以,釋迦牟尼佛所分身之不可數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欲同開寶塔。於是釋迦牟尼佛就以右指開啟七寶塔戶。「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

   禮佛不是禮敬銅雕木刻的形相,是禮敬諸佛菩薩不生不滅的真如實性,是禮敬諸佛菩薩由第一義諦所圓滿的真實功德。《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中,一切慧菩薩云: 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法性本空,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 ,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

  勝慧菩薩亦云:「凡夫妄觀察,取相不如理,佛離一切相,非彼有能見。迷惑無知者,妄取五蘊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

  我們禮敬並跪拜阿彌陀佛時,可默念:「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歸命禮。」以此類推,禮敬十方諸佛菩薩亦作實相觀察。是則內佛外佛,同一實相;因為佛性無盡,隨一一禮,若佛若禮,亦重重無盡。《普賢行願品》云:「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常言道:「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我們拜佛,不僅要將眼前的佛像,當作真佛來恭敬禮拜,五體投地;還可觀想盡虛空,皆有無量無數的佛常住不滅,我亦分身無數,一一禮拜。我們一心誠敬,佛菩薩皆放光普照吾身,令我們去除一切癡暗迷惑,自性光明顯發,當然就罪滅河沙了。

  諦閑大師云:「心向諸佛如來,我心即諸佛如來;心不向諸佛如來,我心即非諸佛如來。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普賢禮敬諸佛,是普賢行,是普賢願;我禮敬諸佛,是我行,是我願。」不錯,我們學習菩薩道,要依據十大願王,作為成佛的行願綱要;但由此綱要,我們要發展出我們自己的誓願力,獨自無侶,無依無著而具足智慧莊嚴。

  諦閑大師也說「禮敬諸佛」重要在於恭敬心,他說自己晚年得了關節炎:「體力漸衰,或起立難,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觀想,若對西方三聖,恭恭敬敬,與跪拜無異。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車中,或病臥床榻上,不能身向西上,皆堪作觀拜跪,如對西方佛前而禮敬之。此皆拜佛法門。依此實行,功德無量;否則,粗心慢拜,功德即少。何以故?我心恭敬,則佛心顯;不恭敬,則妄想多。妄想乃眾生心,非佛心也。」

娑婆世界釋迦世尊雖已滅度,但我們能夠讀誦的佛經,就是佛的真身。《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勝慧菩薩云:「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亦如目有翳,不見淨妙色,如是不淨心,不見諸佛法。又如明淨日,瞽者莫能見,無有智慧心,終不見諸佛。」真實慧菩薩亦云:「於法不顛倒,如實而現證,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現在非和合,去來亦復然,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我們要禮敬諸佛,就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並研究其真實義,因為諸佛如來傳承無盡,皆由佛法的究竟真實義而出生諸佛。或者作為定課,或者常常恭誦大乘佛經,就是禮敬現在佛,也是禮敬過去佛,也是禮敬未來佛。

唐朝飛錫大師的《念佛三昧寶王論》中勸人念佛,要念未來佛。因為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樣,普賢行願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也是要禮敬未來佛,就是禮敬皆有成佛性德的一切眾生,不可輕視任一眾生,不可殺害任一眾生,禮之,敬之,幫助一切眾生早日成佛。眾生若皆是未來佛,豈可任意殺害?啃吃其肉?如是因,如是果。我們也是未來佛,我們若不願將來眾生依因果來殺害我們,阻斷我們的菩提修證,將心比心,就先要「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我們輕慢眾生,將來眾生也輕慢你。你雖行菩薩道,過去輕慢、殺害過的眾生,就會來阻礙你修證菩提,令你易退難進。一切唯心所造,因果不昧。

《普賢行願品》云:「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五濁惡世之中,好名好利、貪染熾盛的勢利小人眾多,「平等」豈是容易修持?我執我見我慢也是不容易去除的。若我們遇到勢利小人,嘲諷你,傷害你,我們是被激起慢心?還是覺得造惡眾生很可憐?因為若了解因果,起心動念,是善是惡,皆是自己贈送自己的禮物,別人在糟蹋自己,你只有悲愍他。曾經有個貧女帶著小孩與狗,去參加寺廟的無遮法會,靈異的故事為人傳誦。依據北宋清涼山大華嚴寺壇延一法師所撰的《廣清涼傳》中「菩薩化身為貧女」條所記,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
  南北朝後魏時代,五台山靈鷲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舉行無遮齋會,不論出家、在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有錢的還是窮人、甚至乞丐,都可以平等隨意參加,飽食一餐,毫無條件限定遮擋。平等施食,是表示佛法大慈大悲,平等對待一切眾生。
  一天,來了一位窮苦的女人,抱著兩個幼兒,後頭還跟著一條狗,身無多餘之物,孤零無依,來到了靈鷲寺無遮齋會現場,可是尚未到用齋的時候,又由於身無分文,但也不好意思白吃,就剪下頭髮聊充供養之意。對寺裡的住持要求說:「我只有這些頭髮供養三寶了,請勿拒絕!」「好的,那就收下了!施主是打哪兒來的呀?」「從來的地方來。」住持法師看她這麼回答,心裡有些奇怪。不料這個女人此時開口要求:「我還有急事要到別的地方去,能否先分一些飲食給我?」雖然開齋時間未到,但施主的要求還是不能拒絕的。「好的。」於是住持法印法師從裡面取出三份食物,用意是讓女人和兩個幼兒都能飽食一餐。但是用過食物,女人又說:「還有我這隻狗,牠也得吃一些東西才行啊!」住持法師無可奈何地,又從裡面搬出一些食物,勉強地交給了女人。女人又說:「我肚子裡還有小孩,也需要分一些食物來吃。」住持法師忍不住了,怒斥著說:「你來這裡求出家人佈施齋食,卻貪得無厭,是何道理?你肚子裡的小孩,根本都還沒有生出來,難道說他也能進食?可是你卻求索再三,濫貪美味之心,不覺得太過份了嗎?」
  被斥責了的貧女,這個時候就說了一偈:「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意思是說:苦哉!一個充滿貪瞋痴習性的不覺眾生,就像苦瓜一樣,連根都苦,心內全是痛苦 !而一個慈悲對待眾生的修道人,利他即是自利,自然圓成菩提,法喜充滿,就像甜瓜,連蒂頭也是甜的。你出家修道,不是要看破放下,空諸所有,出離三界之家嗎?怎麼,法師你嫌棄空無所著的菩提正見,反而執著於貪瞋痴的妄想之中呢?
  說完了這首偈,立刻騰身湧上了虛空,示現出文殊菩薩的莊嚴德相,這時那狗化為他座下的獅子,兩個孩子卻是
身旁的二位侍者。在雲光縹渺,若隱若現當中,又復說偈:「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捨盡,其如憎愛何?」意思是說:學佛眾生都知道要學平等的清淨心,可是,這個心卻把持不住,老是隨著外在境遇的得失榮辱而高低不平地波動著。如果來日只剩下散盡在塵土的骨骸碎末,我們平時耿耿於懷的愛戀又何在?憎恨又在哪裡?
  當時參加齋會約有一千多人,親眼見到了大士的聖蹟,聆聽大士警示的偈語,都心生懺悔,向空中頂禮說:「大聖!但願垂示真正的平等法門,也好讓我們一心奉行!」空中再傳來了偈語說:「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意思是說:平日我們修持心地,要認識我們本有的覺性,跟大地的堅性,水的濕性,火的暖性,風的動性,萬物的法性都一樣,
不變而能隨緣,雖隨緣而又不變,原是生佛體同,聖凡無二,物我一如,既無去來,亦無生滅,猶如虛空,毫無分別計較,也沒有界限,同體一如,這才是真平等,真清淨啊!
  後來,住持法師與眾人,就建了一座寶塔,來供養貧女(即大士化身)所剪下布施的髮束,以作誌念。

  在《法華經》裡,談到釋迦世尊在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威音王如來像法之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無慚無愧。世尊因地作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經云:「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增上慢四眾不知反省,反而惡口罵詈,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常不輕菩薩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常不輕菩薩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是釋迦世尊發菩提心,行菩薩行的道範。我們有志學佛,皆要隨時隨地以「常不輕」的德行來檢視自我,是否平等尊重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是否悉能了知真如覺性無動無轉、無生無滅,而能降伏並滅除我執我慢我見?修行皆在修現前這一念清淨平等心,往生佛國成佛與往生地獄受苦,皆由自心所造,與別人無關喔!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皆有佛性。我曾有次扛著錄音帶及佛書,要去教學醫院發放的途中,我在人行道上看見一隻老鼠,靠著後腿坐立在路旁,我走近牠身邊,牠也不避,我警覺那週是滅鼠週,牠是不是中毒快死了?我就蹲下來跟牠說:「我們作為一隻老鼠,皆要懺悔偷盜別人財物的罪業,現在你要懺悔所有的罪業。我們現在來唸地藏菩薩聖號,希望你能往生極樂世界。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連續念了幾聲後,我就走了。二個小時以後,我再路過,見牠已倒在原地側躺,斷了氣,有點奇怪的是,灰黑體毛變成灰白色的。在我們住家裡,都會有些小動物,平日見人就跑,但有些小動物,如蟑螂、壁虎臨終那一天,並不怕人,會跑出來,只是行動較緩慢。我若發現,就把牠們放在一個紙板或淺盒子之中,並用念佛機來助念牠們幾小時,也曾有一隻蟑螂,助念到斷氣,觸鬚不再動了,他竟然吉祥臥,側躺著往生。我看有些養狗人士,疼小狗如小孩,若我們每次拿東西給小狗吃,就唸一句「阿彌陀佛」,也常指著阿彌陀佛像給牠看,要牠拜拜也很好,久而久之,牠臨終時,若加上助念,也有可能往生佛國。這樣,大家有緣一場,來世也可在極樂世界再相聚,同修成佛之道。

  因為十方三世一切佛,皆以救度眾生為本願。普賢行願的禮敬諸佛,最重要在禮敬一切未來佛,供養一切未來佛,以宏揚念佛法門,幫助一切未來佛,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就是幫助一切未來佛早日成佛。乃至如《金剛經》所云:「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我及一切眾生皆歸向真如實際。我們盡心盡力,至誠恭敬的作去,諸佛皆大歡喜,就是最好的「禮敬諸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