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032744.jpg

中品下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

中品下生,可以說是我們世間人往生極樂九品中數量最多的,這些人大多是我們公認的善人,在家庭中,都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婆媳和睦、夫唱婦隨;從商則童叟不欺、誠信有禮;若是公職人員,也大多奉公守法,不會貪污,不收賄賂。為什麼他們臨命終時,我們要跟他講述極樂佛國的美妙快樂,也要介紹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願呢?因為他們平日不懂佛法、或對佛法沒信心,即使世間善業作得再多、再大,都是廣結善緣而已,頂多是生到天界,或者來世富貴平安的果報罷了,仍然無法脫離六道輪迴!若要往生佛國,要有出世心、大乘心及菩提心,才能導歸極樂。我們稱讚極樂佛國的殊勝莊嚴,是希望他能生起嚮往求生之心;分析談論四十八大願,是要令他深信佛無虛願,必定能夠慈悲來接引眾生。也可說是,善知識在他臨終總清算時,將他此世及過去劫中的一切善業,引導他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世間一般的慈善行為,並不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的痛苦。世間善業,只不過是因果的酬償罷了。今世你捐贈器官給別人,來世這人捐贈器官給你;你捐贈了整個治療癌症最先進的機器設備,或捐贈建築物給醫院,你能夠脫離世間的八苦嗎?你這一世能夠脫離生死輪迴嗎?不能,頂多你延長別人的壽命,來世得到長壽少病的果報,或者生到天界而已。不管你是富貴長壽或生在天界享受逸樂,都是一邊享福一邊造重罪,福享盡了,罪卻增多,大多直接下墜三惡道。佛經中鼓勵人修善,但不鼓勵人生到天界。在《法句譬喻經》及其他佛典,都有提到忉利天主及天人,五德離身,五衰相現後,入驢腹及豬肚去投胎的故事。學佛人的八難之一是「富貴學道難」,無論天界或人間,富貴享樂,大多是放縱感官慾望來造業,遠離佛法的修持。享受富貴玩樂的時間都很短暫,但墮入惡道之中,卻是幾萬大劫在受苦!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告韋提希:「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世間的善人,基本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是沒問題的,但要做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往往沒有堅持不移的決定心。所以一般善人,看似忠良,其實根本都沒有修持清淨業,有的人,要他吃素,像是要他的命。平日殺菜蟲、殺蟑螂、殺老鼠、殺蚊蠅…更是家常便飯。一邊行善,一邊為惡,雜染不純;更別談能否自我反省?是否說了謊話?是否起貪、起瞋、起癡?如果我們沒有行十善、斷十惡,就沒有基礎去學習三世諸佛的清淨行業,心就不清淨。假使臨終沒有善知識的提醒,就無法以願力來轉化世間的善業,也是無法往生佛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