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jpg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持大悲咒要用十種心,
這十種心是一切眾生成佛的基礎,普賢行願者的六度萬行都要常以此十種心行來自我檢驗及修正。
一是「大慈大悲心」,二是「平等心」,三是「無為心」,四是「無染心」,五是「空觀心」,六是「恭敬心」,七是「卑下心」,八是「無雜亂心」,九是「無見取心」,十是「無上菩提心」!

「無為心」主要講的是我們本性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為並非無所作為,它是在有為中的無為。就像「空」不可離色,離色空是斷滅空,是邪見空,必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無生亦無滅。我們真如法性是活活潑潑的,它沒有形相,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性質,所以,我們才能以後念斬前念,任意可改變心意,遇緣創造自己的法界,故說:法無定法,遇緣繁興,唯心所造,唯識所現。

佛告賢護菩薩說:「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見自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滅(境空),能想亦空(智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一切法,若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重要的,我們心中要有菩提誓願如如不動。生活中,念佛第一重要,為何要念佛?因為發了誓願,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若我今天發現我已癌末,我不會隨緣就變,變成到處求醫,要求治病、長壽,我生大歡喜,終於要滿願了,我要見到阿彌陀佛了,治療也罷(減輕癌痛),不治療也可,一意西馳!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若解悟高者,知道吾人與十方諸佛同一法身,此法身橫遍豎窮,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自然在生活中,將一切遇到的是非、榮辱、得失…冷冰冰放下,過去已過去,未來不必預思量,當下念念亦無住,隨緣不變,不造十惡;不變隨緣,努力宏揚幫助眾生最快成佛的念佛法門,一以貫之,死而後已,只是本份事,像牽著老太婆過馬路,唯識所現,唯心能造!豈有所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