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jpg

 

中品下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

    問:常聞「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不知其詳細內容為何?

    答:過去無量大劫前,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如來」。當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便出家為比丘,名曰「法藏 」,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菩提心堅強超勝,世間公認為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雖然才智特優,法藏比丘深知覺行尚未圓滿,若要早日成佛,建立淨土,攝受眾生,仍然需要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來教導、啟發;於是就懇請世自在王佛,為他宣說十方諸佛國土所有清淨莊嚴之事,以便精進修學。

    爾時,世自在王如來(壽四十二劫)護念法藏比丘無上正真道心之故,即為宣說了無以計數的諸佛剎土,一一詳加演述,各世界中其佛世尊之清淨誓願為何,所成就的佛國種種功德莊嚴,如何攝化眾生,以及廣大圓滿的相貌……等等,(就如同釋迦如來敘述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與極樂世界中各種的妙好莊嚴),法藏比丘聞佛所說無量嚴淨佛國之時,專心一意,蒙佛威力,猶如天眼徹見無遺,悉能憶持納受,明了通達。

    法藏比丘辭佛而退之後,即往一靜處,獨坐思惟,反覆觀照,一心深究十方諸佛各種不同的菩提誓願,與其創建淨土、化度眾生之間的因果關係,並勇猛精進地修持淨化心土、莊嚴佛剎的無量功德願行。經歷了五劫之久,最後決定攝取諸佛國土的各類殊勝之精華,來集合成就一個無與倫比的莊嚴佛國,法藏比丘所有嚴淨佛土的行願,皆已清晰明確。他再度拜見世自在王如來,並遵照佛的指示,在佛及大眾面前,條理分明的發出了四十八大願。

    《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印光大師認為此譯較佳,故引用之),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1.若我證得無上菩提,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趣者,我終不取無上 正覺。

2.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有墮三惡趣者,我終不取正覺。

3.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皆同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4.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5.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得宿命,乃至不知億那由他百千劫事者, 不取正覺。

6.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無天眼,乃至不見億那由他百千佛國土者,不取正覺。

7.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天耳,乃至不聞億那由他百千踰繕那外佛說法者,不取正覺。

8.若我成佛,國中有情,,無他心智,乃至不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國土中有情心行者,不取正覺。

9.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者,不取正覺。

10.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起於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

11.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12.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算數佛剎者,不取菩提。

13.若我成佛,壽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算數劫者,不取菩提。

14.若我成佛,國中聲聞,無有知其數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及諸緣覺,於百千歲盡其智算,亦不能知,若有知者,不取正覺。

15.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壽量有限齊者,不取菩提,唯除願力而受生者。

16.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若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17.若我成佛,彼無量剎中,無數諸佛,不共咨嗟稱歎我國者,不取正覺。

18.若我證得無上覺時,餘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

19.若我成佛,於他剎土,有諸眾生,發菩提心,及於我所,起清淨念,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極樂,彼人臨命終時,我與諸比丘眾,現其人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20.若我成佛,無量國中,所有眾生,聞說我名,以己善根,迴向極樂,若不生者,不取菩提。

21.若我成佛,國中菩薩,皆不成就三十二相者,不取菩提。

22.若我成佛,於彼國中,所有菩薩,於大菩提,咸悉位階一生補處。唯除大願諸菩薩等,為諸眾生,被精進甲,勤行利益,修大涅槃,遍諸佛國,行菩薩行,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安立恆沙眾生,住無上覺,所修諸行,復勝於前,行普賢道,而得出離,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23.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每於晨朝,供養他方,乃至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以佛威力,即以食前,還到本國,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24.若我成佛,於彼剎中,諸菩薩眾,所須種種供具,於諸佛所,植諸善根,如是色類,不圓滿者,不取菩提。

25.若我當成佛時,國中菩薩,說諸法要,不善順入一切智者,不取菩提。

26.若我成佛,彼國所生,諸菩薩等,若無那羅延堅固力者,不取正覺。

27.若我成佛,周遍國中,諸莊嚴具,無有眾生能總演說。乃至有天眼者,不能了知,所有雜類形色光相,若有能知及總宣說者,不取菩提。

28.若我成佛,國中具有無量色樹,高百千由旬,諸菩薩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覺。

29.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敷演,若不獲得勝辯才者,不取菩提。

30.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有不成就無邊辯才者,不取菩提。

31.若我成佛,國土光淨,遍無與等,徹照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如明鏡中,現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32.若我成佛,國界之內,地及虛空,有無量種香,復有百千億那由他數眾寶香爐,香氣普熏遍虛空界,其香殊勝,超過人天,珍奉如來,及菩薩眾,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33.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界眾生之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34.若我成佛,無量不可思議,無等界諸佛剎中,菩薩之輩,聞我名已,若不證得離生,獲陀羅尼者,不取正覺。

35.若我成佛,周遍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量,諸佛國中,所有女人,聞我名已,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若於來世,不捨女人身者,不取菩提。

36.若我成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佛剎,菩薩之眾,聞我名已,得離生法,若不修行殊勝梵行,乃至到於大菩提者,不取正覺。

37.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有等量,諸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五體投地,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

38.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然在體,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39.若我成佛,諸眾生類,纔生我國中,若不皆獲資具,心淨安樂,如得漏盡諸比丘者,不取菩提。

40.若我成佛,國中群生,隨心欲見諸佛淨國殊勝莊嚴,於寶樹間,悉皆出現,猶如明鏡,見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41.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眾生,聞我名已,乃至菩提,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

42.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皆善分別勝三摩地,名字語言,菩薩住彼三摩地中,於一剎那言說之頃,不能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諸佛,又不現證六三摩地者,不取正覺。

43.若我成佛,餘佛土中,有諸菩薩,聞我名已,壽終之後,若不得生豪貴家者,不取正覺。

44.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應時修菩薩行,清淨歡喜,得平等住,具諸善根者,不取正覺。

45.若我成佛,他方菩薩,聞我名已,皆得平等三摩地門,住是定中,常供無量無等諸佛,乃至菩提,終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6.若我成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47.若我證得無上菩提,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退轉者,不取正覺。

48.若我成佛,餘佛國中,所有菩薩,若聞我名,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菩提。

    中品下生,可以說是我們世間人往生極樂九品中數量最多的,這些人大多是我們公認的善人,在家庭中,都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婆媳和睦、夫唱婦隨;從商則童叟不欺、誠信有禮;若是公職人員,也大多奉公守法,不會貪污,不收賄賂。為什麼他們臨命終時,我們要跟他講述極樂佛國的美妙快樂,也要介紹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願呢?因為他們平日不懂佛法、或對佛法沒信心,即使世間善業作得再多、再大,都是廣結善緣而已,頂多是生到天界,或者來世富貴平安的果報罷了,仍然無法脫離六道輪迴!若要往生佛國,要有出世心、大乘心及菩提心,才能導歸極樂。我們稱讚極樂佛國的殊勝莊嚴,是希望他能生起嚮往求生之心;分析談論四十八大願,是要令他深信佛無虛願,必定能夠慈悲來接引眾生。也可說是,善知識在他臨終總清算時,將他此世及過去劫中的一切善業,引導他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世間一般的慈善行為,並不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的痛苦。世間善業,只不過是因果的酬償罷了。今世你捐贈器官給別人,來世這人捐贈器官給你;你捐贈了整個治療癌症最先進的機器設備,或捐贈建築物給醫院,你能夠脫離世間的八苦嗎?你這一世能夠脫離生死輪迴嗎?不能,頂多你延長別人的壽命,來世得到長壽少病的果報,或者生到天界而已。不管你是富貴長壽或生在天界享受逸樂,都是一邊享福一邊造重罪,福享盡了,罪卻增多,大多直接下墜三惡道。佛經中鼓勵人修善,但不鼓勵人生到天界。在《法句譬喻經》及其他佛典,都有提到忉利天主及天人,五德離身,五衰相現後,入驢腹及豬肚去投胎的故事。學佛人的八難之一是「富貴學道難」,無論天界或人間,富貴享樂,大多是放縱感官慾望來造業,遠離佛法的修持。享受富貴玩樂的時間都很短暫,但墮入惡道之中,卻是幾萬大劫在受苦!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告韋提希:「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世間的善人,基本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是沒問題的,但要做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往往沒有堅持不移的決定心。所以一般善人,看似忠良,其實根本都沒有修持清淨業,有的人,要他吃素,像是要他的命。平日殺菜蟲、殺蟑螂、殺老鼠、殺蚊蠅…更是家常便飯。一邊行善,一邊為惡,雜染不純;更別談能否自我反省?是否說了謊話?是否起貪、起瞋、起癡?如果我們沒有行十善、斷十惡,就沒有基礎去學習三世諸佛的清淨行業,心就不清淨。假使臨終沒有善知識的提醒,就無法以願力來轉化世間的善業,也是無法往生佛國的。

    清朝省庵大師曾在《予茅靜遠居士書》中,勸人止息人天福業:「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居士雖不求福,而常作福;雖欲出生死,而反入生死!」人世壽命短促,無常迅速,若眾生沒有佛法的般若智慧,也沒發菩提心,浪費時間、財力去作世間慈善事業,是愚癡業、是魔業,還在天魔的控制之中,永遠也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不能了生死,也不能解除我們惑業苦的事,我們做它又有何用?

    《金剛經》上說得更明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又說:「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為何以恆河沙數最珍愛的生命,無量劫來犧牲布施,仍然不如佛經的四句偈呢?因為釋迦世尊及十方一切佛所傳授的佛法,每一字一句,都是由究竟覺悟的覺性流露出來的,它是真如實相,是真實不虛的;而我們眾生一切作為,都是由無明的妄想執著所操弄的,它是虛偽無主,虛幻不實的。吾人縱然以恆河沙數的身命無量劫來布施,沒有一絲一毫的覺悟,也是無法脫離六道輪迴的苦痛,仍然與本有的真如覺性了不相干,背離菩提正道,空忙一場。若我們受持佛經中的一字一句,它都能啟發我們的本有覺性,成為將來成佛的金剛種子,永遠真實不滅,終究得以成佛。所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生生世世的六度萬行,都以「佛」為主,以「法」為要,都修真法、實法、不虛妄法,以究竟覺悟,圓滿佛道為歸宿。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救了千億人的生命,還不如幫助一個人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因為那千億人沒有脫離輪迴之苦,也無法成佛;而往生佛國的那個人,不但脫離了輪迴之苦,也能一生修到成佛,成佛以後,還能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成佛,度化永無止盡,無法思議。我們要幫助「一個人」往生極樂世界,首先要幫助「自己」的這個人,必定往生佛國。所以,我們若感恩釋迦世尊、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大悲心,就要止息雜染不清的人天善業,迴心轉意,先來幫助自己專修念佛的清淨善業,「能夠往生極樂」才是這短暫人生中第一重要、最有意義的目標。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他法,又有何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