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的收藏 (10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1914589107760_491.jpg

21914589107760_763.jpg

21914589107760_931.jpg

21914589107760_124.jpg

21914589107760_428.jpg

21914589107760_554.jpg

21914589107760_562.jpg

21914589107760_791.jpg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唐三彩陶罐口徑約10.1公分高約18.2公分底徑約9.2公分。可能是日常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

第五圖有蛤蜊光及返鉛銀光共存現象的白光反射。

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真品唐三彩大多有不同層次的蛤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真品唐三彩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許多(原因不明)針尖大的隕石坑;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那是自然的小處剝釉所造成的。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唐三彩概說〉

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代極盛時期,同時也是唐三彩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極盛時期只有三、四十年。
  現代考古發現唐三彩不是只用於陪葬目前已有數十處非墓葬的唐代遺址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宮太液池遺址、洛陽的上陽宮園林遺址、臨潼華清宮遺址等,這些遺址中發現的唐三彩,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見墓葬中常見的四神十二時俑、鎮墓獸、人、馬、駱駝俑、樂隊俑、陶灶等典型明〔冥〕器。此外,在一些建築遺址、寺廟遺址也發現有作為建築構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用途:

1、 常見的陪葬器三彩馬、駱駝、樂隊俑、官俑、鎮墓獸、力士俑、塔式罐等;

2、 生活實用器皿,如盤、瓶、罐、碗、小玩具等;

3、 宗教用具,如凈瓶、供盤等;河南鞏縣黃冶村的唐三彩燒窯遺址及河北內丘縣邢窯遺址中出土的三彩器物中,就有素燒的羅漢頭、護法獅子和佛龕。

4、 建築用品,如螭紋、套獸等。多彩琉璃大明宮、華清宮、洛陽東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宮殿遺址中都有發現。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911276126996_105.jpg

21911276126996_456.jpg

21911276126996_922.jpg

21911276126996_142.jpg

21911276126996_540.jpg

 

21911276126996_985.jpg

21911276126996_988.jpg

21911276126996_692.jpg

唐三彩陶大杯口徑約13.7公分高約13.2公分底徑約8.5公分。可能為祭祀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藍釉是加了蘇麻離青的鈷料。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

處處可見濃厚的蛤蜊光反射(照片沒拍出)。

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真品唐三彩大多有不同層次的蛤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真品唐三彩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許多(原因不明)針尖大的隕石坑;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那是自然的小處剝釉所造成的。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唐三彩概說〉

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代極盛時期,同時也是唐三彩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極盛時期只有三、四十年。
  
  現代
考古發現唐三彩不是只用於陪葬目前已有數十處非墓葬的唐代遺址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宮太液池遺址、洛陽的上陽宮園林遺址、臨潼華清宮遺址等,這些遺址中發現的唐三彩,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見墓葬中常見的四神十二時俑、鎮墓獸、人、馬、駱駝俑、樂隊俑、陶灶等典型明〔冥〕器。此外,在一些建築遺址、寺廟遺址也發現有作為建築構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用途:

1、 常見的陪葬器三彩馬、駱駝、樂隊俑、官俑、鎮墓獸、力士俑、塔式罐等;

2、 生活實用器皿,如盤、瓶、罐、杯、碗、小玩具等;

3、 宗教用具,如凈瓶、供盤等;河南鞏縣黃冶村的唐三彩燒窯遺址及河北內丘縣邢窯遺址中出土的三彩器物中,就有素燒的羅漢頭、護法獅子和佛龕。

4、 建築用品,如螭紋、套獸等。多彩琉璃大明宮、華清宮、洛陽東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宮殿遺址中都有發現。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914585949726_867.jpg

21914585949726_870.jpg

 

21914585949726_622.jpg

21914585949726_364.jpg

21914585949726_575.jpg

21914585949726_823.jpg

21914585949726_994.jpg

21914585949726_496.jpg

唐三彩陶罐口徑約11.2公分高約18公分底徑約9.5公分。應是日常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藍釉是加了名貴的蘇麻離青的鈷料。

第六圖有蛤蜊光及返鉛銀光共存現象的白光反射

處處有蛤蜊光(照片沒拍出)。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
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真品唐三彩大多有不同次的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真品唐三彩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許多(原因不明)針尖大的隕石坑;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那是自然的小處剝釉所造成的。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唐三彩概說〉

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代極盛時期,同時也是唐三彩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極盛時期只有三、四十年。
  

  現代考古發現唐三彩不是只用於陪葬目前已有數十處非墓葬的唐代遺址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宮太液池遺址、洛陽的上陽宮園林遺址、臨潼華清宮遺址等,這些遺址中發現的唐三彩,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見墓葬中常見的四神十二時俑、鎮墓獸、人、馬、駱駝俑、樂隊俑、陶灶等典型明〔冥〕器。此外,在一些建築遺址、寺廟遺址也發現有作為建築構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用途:

1、 常見的陪葬器三彩馬、駱駝、樂隊俑、鎮墓獸、官俑、力士俑、塔式罐等;

2、 生活實用器皿,如盤、瓶、罐、杯、碗、小 玩具等;

3、 宗教用具,如凈瓶、供盤等;河南鞏縣黃冶村的唐三彩燒窯遺址及河北內丘縣邢窯遺址中出土的三彩器物中,就有素燒的羅漢頭、護法獅子和佛龕。

4、 建築用品,如螭紋、套獸等。多彩琉璃大明宮、華清宮、洛陽東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宮殿遺址中都有發現。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911276083202_621.jpg

21911276083202_668.jpg

21911276083202_982.jpg

21911276083202_363.jpg

21911276083202_377.jpg

21911276083202_882.jpg

21911276083202_759.jpg

P_20200825_141719.jpg

P_20200825_142409.jpg

 

唐三彩陶大杯口徑約14公分高約13公分底徑約8.2公分。可能是祭祀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

處處可見濃厚的蛤蜊光反射(照片第八、九圖)。

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唐三彩真品大多有不同層次的蛤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唐三彩真品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很多針尖大的隕石坑(原因不明);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即是自然的小處剝釉所造成的。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唐三彩概說〉

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代極盛時期,同時也是唐三彩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現代考古發現唐三彩不是只用於陪葬目前已有數十處非墓葬的唐代遺址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宮太液池遺址、洛陽的上陽宮園林遺址、臨潼華清宮遺址等,這些遺址中發現的唐三彩,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見墓葬中常見的四神十二時俑、鎮墓獸、人、馬、駱駝俑、樂隊俑、陶灶等典型明〔冥〕器。此外,在一些建築遺址、寺廟遺址也發現有作為建築構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用途:

1、 常見的陪葬器,三彩馬、駱駝、鎮墓獸、官俑、樂隊俑、力士俑、塔式罐等;

2、 生活實用器皿,如盤、瓶、罐、碗、小玩具等;

3、 宗教用具,如凈瓶、供盤等;河南鞏縣黃冶村的唐三彩燒窯遺址及河北內丘縣邢窯遺址中出土的三彩器物中,就有素燒的羅漢頭、護法獅子和佛龕。

4、 建築用品,如螭紋、套獸等。多彩琉璃大明宮、華清宮、洛陽東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宮殿遺址中都有發現。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913507204330_164.jpg

21913507204330_254.jpg

21913507204330_561.jpg

21913507204330_205.jpg

21913507204330_574.jpg

21913507204330_943.jpg

21913507204330_102.jpg

21913507204330_258.jpg

唐三彩陶罐口徑約10.7公分高約18.3公分底徑約9.8公分。可能是日常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

第三、四、六圖有蛤蜊光及返鉛銀光共存現象的白光反射。

處處有蛤蜊光(照片沒拍出)。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唐三彩真品大多有不同層次的蛤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唐三彩真品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許多(原因不明)針尖大的隕石坑;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那是自然的小處剝釉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唐三彩概說〉

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代極盛時期,同時也是唐三彩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現代考古發現唐三彩不是只用於陪葬目前已有數十處非墓葬的唐代遺址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宮太液池遺址、洛陽的上陽宮園林遺址、臨潼華清宮遺址等,這些遺址中發現的唐三彩,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見墓葬中常見的四神十二時俑、鎮墓獸、人、馬、駱駝俑、樂隊俑、陶灶等典型明〔冥〕器。此外,在一些建築遺址、寺廟遺址也發現有作為建築構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用途:

1、 常見的陪葬器,三彩馬、駱駝、樂隊俑、鎮墓獸、官俑、力士俑、塔式罐等;

2、 生活實用器皿,如盤、瓶、罐、碗、小玩具等;

3、 宗教用具,如凈瓶、供盤等;河南鞏縣黃冶村的唐三彩燒窯遺址及河北內丘縣邢窯遺址中出土的三彩器物中,就有素燒的羅漢頭、護法獅子和佛龕。

4、 建築用品,如螭紋、套獸等。多彩琉璃大明宮、華清宮、洛陽東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宮殿遺址中都有發現。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833489888473_239.jpg

21833489888473_250.jpg

21833489888473_325.jpg

21833489888473_724.jpg

21833489888473_779.jpg

21833489888473_837.jpg

21833489888473_862.jpg

21833489888473_513.jpg

唐三彩雙耳陶壼口徑約5.6公分高約30公分底徑約8.6公分。祭祀時淨瓶類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

第四、六圖有蛤蜊光及返鉛銀光共存現象的白光反射。

處處有蛤蜊光(照片沒拍出)。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真品唐三彩大多有不同層次的蛤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真品唐三彩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許多(原因不明)針尖大的隕石坑;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那是自然的小處剝釉所造成的。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唐三彩概說〉

武則天至唐玄宗開元年間是唐代極盛時期,同時也是唐三彩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現代考古發現唐三彩不是只用於陪葬目前已有數十處非墓葬的唐代遺址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宮太液池遺址、洛陽的上陽宮園林遺址、臨潼華清宮遺址等,這些遺址中發現的唐三彩,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見墓葬中常見的四神十二時俑、鎮墓獸、人、馬、駱駝俑、樂隊俑、陶灶等典型明〔冥〕器。此外,在一些建築遺址、寺廟遺址也發現有作為建築構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用途:

1、 常見的陪葬器,三彩馬、駱駝、鎮墓獸、官俑、樂隊俑、力士俑、塔式罐等;

2、 生活實用器皿,如盤、碗、瓶、罐、玩具等;

3、 宗教用具,如凈瓶、供盤等;河南鞏縣黃冶村的唐三彩燒窯遺址及河北內丘縣邢窯遺址中出土的三彩器物中,就有素燒的羅漢頭、護法獅子和佛龕。

4、 建築用具,如螭紋、套獸等。多彩琉璃大明宮、華清宮、洛陽東都皇城等重要的唐代宮殿遺址中都有發現。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913507107398_647.jpg

21913507107398_870.jpg

21913507107398_628.jpg

21913507107398_109.jpg

21913507107398_810.jpg

21913507107398_897.jpg

 

21913507107398_887.jpg

21913507107398_140.jpg

唐三彩四耳陶罐口徑約9公分高約22.5公分底徑約8.7公分。可能是日常用品。

符合蠅翅紋、蛤蜊光、胎土黑點、垂釉形態…等等真品的特徵。

第四、五、六圖可觀察蠅翅紋,

第四、六圖有蛤蜊光及返鉛銀光共存現象的白光反射。

處處有蛤蜊光(照片沒拍出)。胎土的小黑點雜質用三十倍放大鏡較容易觀察…。

唐三彩真品有下列幾個特徵呈現‧‧

1.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層,像一層膜一樣的開片網,這種開片叫做蠅翅紋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
它的開片極為細小,單一器裡很多地方一粒芝麻大小之中就有三個開片,俗稱:一個芝麻三個片,也稱做芝麻釉。真品蠅翅紋開片的裂紋是翹起來的,又稱做翹皮紋,開片中間略凹,有的開片中有更細小的小蟹爪紋。仿品現在可仿製小裂紋的開片,但仍然無法像真品之「極細小」的魚子紋;而且仿品的開片形狀及邊緣大多呈硬梆梆的幾何方角形,沒有真品常見的柔和交織的弧形線,仿品開片本身裂紋的寬度也比真品大,大多也無翹起的現象。經驗者常說:唐三彩真品一公尺外目視,即見不到開片紋路,仿品則可看見。

唐三彩自然的開片它往往像乾枯龜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翹起來中間凹下去的。而仿品酸咬過的開片正好跟它是相反的

2.真正的唐三彩用的雖然也是高嶺土,但它相對的,顆粒比較粗糙,而且鬆散。它的顏色,實際上沒有現在的白淨,而是白中微微泛著那個紅色肉紅色,有一點點泛紅的感覺。也有一說:大多數真品的露胎底足,入水即轉為淡粉紅色。

真品唐三彩器物底部露胎處,會出現很多針尖大的鐵紅色斑點,整齊有序。它們是高嶺土中雜質的胎土斑,由內透出,而仿品是灑在表面的斑點。

3.唐三彩真品大多有不同層次的蛤蜊光,唐三彩是一種亮釉仿品通常表面有一種耀眼的「賊光」,而真品則光澤柔和有厚薄彩光不同的「七彩蛤蜊光」特徵
   

4.唐三彩真品有返鉛銀光,由於三彩器釉彩內含鉛,故埋藏地下後會緩慢地釋出鉛元素溢於釉彩表面,它的厚度僅為普通紙張的千萬之一。當器物出土時,這種泛鉛現象會自動停止。這是目前公認的無法仿造的特徵!返鉛銀光像薄薄一層月下水光,必需由某視線角度去尋跡。但偶爾某角度拍照時也能呈現。

返(泛)鉛現象通常與蛤蜊光現象共存。蛤蜊光則較容易見到。
  

5.唐三彩真品釉下胎上,常見褐黑的斑點

6.真品唐三彩釉之上彩手法自然隨意,多用刷釉及點釉。不同色的釉在鉛中會溶合。唐三彩是低溫釉陶,以含有「銅」、「鐵」、「錳」等礦物料為著色劑,「鉛」做助溶劑,經素、釉二次燒而完成釉中因鉛含量多,各種著色料易溶於鉛釉中,燒窯時向四方擴散流動使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光澤佳、色彩斑斕華麗的釉陶。

唐三彩的上釉法會有垂釉及流釉。真品在與露胎相接處的垂釉,往往形成像沙灘上海浪連線般的深色輪廓刷釉也往往在筆觸上方釉較濃處形成深色條痕。

7.唐三彩真品整體自然的陳舊感,不同釉色溶合非常自然流暢,深沈陷入與胎骨合成一體;仿品釉色較鮮艷刺眼,彩釉好像浮貼在胚胎上,僵硬呆板。

8.有的唐三彩真品有許多(原因不明)針尖大的隕石坑;有的有較大的隕石坑,那是自然的小處剝釉。

綜合以上幾點來驗真,仿品無法樣樣皆能騙過,必定露出破綻。有些做舊做得太舊,失去釉彩及釉光,更不用多看一眼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明朝宣德 官窯 極稀珍的 蘇麻離青〈灑藍釉刻花雲龍紋大圓缽〉
此件是極美珍品。可見識到宣德瓷品的多元及創新。
the amazing chinese antiques
外口徑:27.5公分,高13公分,底足外徑:12公分。
陶瓷專家劉良佑先生說:由測試明初青花透明釉的氧化物,得知宣德朝以前的透明釉,釉灰(鳳尾草等)用得多,所以鐵含量及鈣含量都高,因而造成釉面光度減低,略為失透,看起來好像不熟的樣子。同時因為鐵的著色,使透明袖中略現綠光(仿元青花、洪武瓷品等這點常忽略)。而宣德時由於釉果(一種風化程度較低的瓷土,長石含量較多)用得多,所以鐵含量少,且鈉、鉀含量高,由於納的作用,就使得宣德朝的透明釉,更加清亮,青花發色也更加濃艷!
所以,此影片正可觀察濃淡不同的蘇麻離青深沈又艷光四射的正統發色寶石藍。
真品有蠟質光澤。Authentic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waxy luster.
仿品大多淡藍輕浮,沒有蠟質光澤。或者深藍沒有自然層次,也無透光的寶石藍。
在影片中此品釉面上的包漿白色反光處,可看到橘皮紋的特徵處處呈現的相貌,宣德所有形態的瓷品,無論大小顏色,皆有橘皮紋,前朝永樂及後朝皆無。此點仿品甚難偽造。
此品可觀察宣德真品的底部火石紅的顏色。
也可觀察宣德真品落款書法的流暢潤厚,最難仿是「德」字,雙人旁的斜撇角度極斜,雙人旁寬度不超過全字寬之三分之一。
鑑真點:
1蘇麻離青發色正統,錫斑自然而深陷,褐黃錫光斑。Cobalt oxide tin spots sink under the glaze.
如今化工氧化鈷料(洋藍調劑)的提煉科技含量高,較純,即使用現今仿古柴窯燒制,也達不到真品蘇麻離青天然礦物青花料深沉的效果。仿品青花器燒成後,青料飄浮,沒有蠟質光澤。仿品在窯溫作用下還原快,青翠單一沒濃淡層次。真品青翠濃郁,有蠟質光澤,立體美感很強。釉裡紅瓷也是如此,仿品銅著色劑提煉純度高,紅色較為鮮豔,達不到真品紅色古樸、自然、沉穩的效果。
2具有宣德青花唯一特徵的橘皮紋釉面。
3玉璧底足露胎麻倉土火石紅自然,
撫摸如嬰兒皮膚細嫩平滑。
因為二次燒成,此品玉璧形底足除了火石紅,還有一些較硬的褐黑斑紋。
4刻花畫法流暢。明朝瓷圖,皆由宮庭畫師繪製紙本,呈上覆核,才能燒製,構圖嚴謹,畫法精美。
5缽內是宣德之亮青釉。
6釉下落款〈大明宣德年製〉書法靈活,字上有蘇麻離青的小點錫斑。
7宣德合嘴龍,五爪龍,皇帝御用。

〈故宮文物月刊185期(明代宣德官窯精華特展名品介紹)84頁〉中有同類灑藍圓缽一件。但此件為拍賣公司的拍品,蘇麻離青發色單調輕浮,也沒有蠟質光澤,只有一張照片,不知是真是仿。
全世界據現實觀察,明朝宣德灑藍釉瓷品極為罕見,包括此件,不超過五件。
宣德灑藍釉瓷品是官窯極少量燒治的製品,在明代景德鎮御廠遺址亦曾出土有雕刻花紋的灑藍殘片。

〈轉貼知識〉宣德的灑藍釉怎麼樣?
荒唐憶夢 人文 2018-09-16
明宣德時期可謂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這時的瓷器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在宣德皇帝的推動下,除了青花瓷取得了重大突破,還創燒了很多瓷器名品,其獨特的工藝手法和藝術魅力都讓後世望塵莫及。灑藍釉便是其中一種前無古人又後無來者的瓷器品種。

灑藍釉,瓷器釉色名,又稱「雪花藍釉」、「灑藍釉」(因它的釉面猶如灑落的藍水滴,故稱「灑藍」)。明宣德時景德鎮所創,清康熙時燒製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餘白釉地彷彿是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

灑藍釉瓷器要先在器物上施白釉,白釉燒好後用竹管蘸藍色的青釉,用嘴吹竹管的另一端,使釉附在瓷胎上,形成深淺不同的斑點,再經第二次入窯燒制。燒成的灑藍釉瓷器,釉面會呈現不規則的自然感覺。

因為是吹上去的釉色,灑藍釉瓷器的釉面質量難以掌控。後來,聰明的工匠在工藝上進行改良,即瓷器燒完白釉後,先用剪紙貼於器物上,然後吹釉,吹完後將剪紙拿掉即成留白,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精美的灑藍瓷器,在藍釉的掩映下,露出來的白釉彷彿是飄落的雪花,所以灑藍釉也被稱為「雪花藍」。

灑藍釉瓷器屬於個性極強的品種,相對於單色釉,灑藍釉更富於變化。工藝上,灑藍釉不是簡單的蘸釉,而是採用管子吹上去的。《陶冶圖說》記載:「截徑過寸竹筒,長七寸,口蒙細紗,蘸釉吹。吹之數遍,視坯之大小與釉之等類而定,多則十七八遍,少則三四遍。」

宣德以後的明朝皇帝也曾下令燒過灑藍釉瓷器,如正德和嘉靖時期,不過由於灑藍釉工藝復雜,成功率極低、成本又太高,均不成氣候。著名陶瓷研究專家馮先銘先生認為:「灑藍工藝隻在宣德時期出現過,宣德以後整個明代不再製作,一直到清康熙才又恢復。」也就是說宣德以後,灑藍釉瓷器便一度停燒,一直到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

中國現存的明代灑藍釉瓷器只有幾件,而明代的灑藍釉瓷器之所以少見,是因為灑藍釉工藝從現在到消亡一共也只存在了10年的時間,那麼它為什麼只經歷了短短10年就從宮廷里神秘消失了呢?

原因是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駕崩了,宣宗逝後,之後的皇帝也曾下令燒制過灑藍釉瓷器,不過由於灑藍釉工藝複雜,成功率極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後,灑藍釉就停燒了……

直到清代康熙時期,灑藍釉才又恢復生產。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瓷器呈色穩定,做工精細,很多輔以金彩裝飾,也有少量輔以五彩和釉里紅裝飾。

清代後期,灑藍釉瓷器的燒造水準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無法與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從收藏的角度講,清代的灑藍釉瓷器還是以康、雍、乾時期的製品(仿品)為最佳。

〈仿宣德滿天飛〉
有些有名拍賣公司的拍品及博物館的灑藍釉圓缽,不管瞎編的故事多傳奇,它們的蘇麻離青發色皆是太輕浮,有錫斑嗎?有橘皮紋嗎?是宣德正品的落款嗎?是麻倉土的火石紅嗎?……遠視拍攝,或可唬騙外行,只要一一近看上手檢驗,恐拍這些高仿品,只有露出破綻了。

灑藍釉是宣德朝新創的,藍釉的青料是蘇麻離青的外國青料,是天然礦物的氧化鈷,它約發色非常艷麗,錫斑下陷入骨。宣德以後至清朝康熙、雍正等的仿宣德瓷品,其青料常常混合了國產青料,如明成化、正德用的平等青、石子青,正德、嘉靖及萬曆早期也用西域的回青,明萬曆、崇禎至清早期的浙料,清康熙最亮麗的珠明料,這些天然礦物的仿宣德品,不管有款或無款,皆很容易辨假。而清末至民國使用的化工氧化鈷(洋藍)混合國產料,仿造蘇麻離青的發色,點染鐵劑仿造錫斑,所仿造的元青花及明宣德瓷品,數量甚多,騙人無數,大行其道。

像魚子醬般均勻遍佈的灑藍釉圓缽,號稱「魚子藍」者,藍釉皆非由人工吹釉,皆由器動噴灑得很均勻,,通常發色太輕浮,沒有層次,沒有自然沈澱的錫斑,是清朝及近代的仿品,絕非宣德真品。宣德真品如本件的人工吹釉灑藍釉,是有濃淡深淺不等的層次,也有下陷入骨的錫斑。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1024_111516_SRES.jpg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明朝永宣青花 荔枝綬帶鳥紋大盤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這件明朝永宣官窯青花荔枝綬帶鳥紋大盤,

沒落款,畫法技巧較似宣德。尚待研究~或是永樂過渡到宣德時代之間的作品。

元朝有大筆塗抹,而到明代永宣已是改為小筆點觸了,宣德用雙筆勾邊線的線圈而且細,這是宣德紋飾用筆的特點。

口徑約36公分,高約6.5公分,底徑約25.5公分。在晴天自然光下手機拍攝。

綬帶鳥自古即被作為仁愛寬厚的象徵,畫在瓷盤上,是傳達統治者「仁布天下」的思想。「綬帶」原指用來繫綁帷幕和官印,後來用於繫綁勳章。所以,綬帶鳥即成為官吏身份的標誌,也是富貴的象徵。
永樂青花綬帶鳥紋大盤傳世少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一件,天津博物館收藏一件。這三件都是直徑約五十公分以上的「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但其中畫法及風格,如葉片及菊花等皆不是永宣時代的繪法;還有蘇麻離青不夠深沈艷麗,仍待近觀確認真假,不是博物館藏就是真品。若不想自欺欺人,仍要多研究一些研究的論文,如台灣故宮文物月刊159期中廖寶秀所寫的「明初洪武瓷器紋飾之鑒識」,由台灣故宮博物館中豐富的館藏去歸納比較分析,元代、洪武及永樂、宣德瓷器上的紋飾,無論菊花、牡丹、蓮花、茶花、石榴等與波濤紋、蕉葉紋、蓮瓣紋…等等,皆各有其時代的特徵繪法。一般偽仿品的作者識見不廣,一定會錯亂畫錯,其他如氣泡、胎土、亮青釉及蘇麻離青的發色及錫斑,只要仔細認清,真的假不了,假的必有破綻!
而本件是直徑三十六公分的「永青花荔枝綬帶鳥紋大盤」。
明永樂(1403—1424年)、宣德(1426—1435年)時期是明朝國力最強盛的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燒瓷技術的進步,永宣生產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細,蘇麻離青的青花色澤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達到顛峰,被稱為中國青花瓷器生產的黃金時代。

如何鑑定永樂及宣德青花瓷的真假?
一.最重要的先鑑別青花的畫法,在我看來,包括有名拍賣公司的永宣青花上億港元拍品,香港2012年的永樂荔枝綬帶鳥紋大盤及2017年的宣德魚藻紋大碗,都不是明朝的畫法筆觸,,皆是康熙以後畫法的作品。
2012年那件永樂大盤拍品可以對比永樂此品,而2017年那件宣德大碗拍品可對比敝人宣德的魚藻紋花觚的筆觸勾勒起落畫法,就能明察鑑別,不被唬弄!
所有永宣高仿品的畫法就是最大的敗筆,其次是「底足露胎處皆非麻倉土」!上述二件拍品,可進一步研看它的露胎處是麻倉土?是淡紫寶石藍的蘇麻離青料?錫斑有褐色角度?是亮青釉?是永樂的「吐沫釉」氣泡?是宣德的「米湯釉」氣泡?只要上手一一檢視,偽仿品必然破綻百出!

要鑑定元、明青花的畫法,請參考下篇文章即知:
轉貼自(2018-08-14 由 上輩子我們見過 發表于收藏)
《青花瓷鑑賞:一個技法有效鑑定青花瓷器上的青料》
分水技法是傳統青花瓷繪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用青花料在瓷器坯胎上勾勒紋飾後,在紋飾的輪廓線內,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濃淡料水,分出深淺不同的色調,這一過程謂之「分水」或「混水」。
分水是表現和處理畫面色調的一種技法。歷史上,分水技法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繁盛到衰落,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熟悉各代青花分水技法狀況有助於我們對青花瓷進行斷代。
醞釀過渡期:元代至明成化中期之前
元代繪製青花瓷受文人水墨畫技法影響的痕跡十分明顯,使用拓塗法來表現畫面的不同色調,其拓染手法與文人寫意畫如出一轍,與典型分水技法(即康熙「青花墨分五彩」分水技法)有明顯區別。
1、在技法上。拓塗法直接用筆將料塗染在坯上,因而有明顯的筆觸痕跡,而典型分水技法則是使用特製分水筆也即雞頭筆通過滴水的方式渲染,筆尖與坯體之間始終隔著一層水,因此沒有筆觸痕跡。
2、在色階上。拓塗法的色階遠不如典型分水技法的色階豐富,拓塗法色階通常只有兩三種,而典型分水技法基本色階有五種,運用巧妙者能達十餘種。
3、在藝術風格上。拓塗作品顯得粗獷奔放,自由洒脫,而(康熙以後)雙勾分水作品則清新靈秀,工整細緻。

進入明代之後,處理色調的技法由元青花大筆拓塗迅速被小筆拓塗之技法所取代,併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直至明成化前期。永宣青花小筆拓塗法由於一筆所蘸之料偏少,先濃後淡,一筆不能完成對色調的處理,往往需再蘸料繪製,因而整體色調上產生濃淡交錯的奇妙效果,(先是勾勒畫法,填色也不是大筆塗抹,而是小筆填繪,表現出深淺寶石藍相間的筆觸痕跡,筆觸的層次感如同水墨畫的呈現。)雖同受伊斯蘭藝術風格影響,但整體藝術氣氛是不相同的。
從歷史發展來看,分水技法是在拓塗法的基礎上演進而來的更先進的處理色調的方法,從元青花雄健有力的大筆拓塗到明永宣青花的小筆細拓,再發展到不留筆痕的分水技法,其目的都是為了產生更好的色調層次效果,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發展過程,因而元至明成化早期可以看作是分水技法的濫觴期。

發展期:明成化中期至清康熙前期
真正意義上的分水技法自明成化中期開始初步形成並呈發展勢頭。
成化中期之後,改用國產之陂塘青(平等青),形成典型成化青花,一改永宣青花之小筆觸拓塗著色之手法,而改用雙勾線條,然後用含多水羊毫筆在輪廓內暈染,雖然分水只有濃淡兩種色階,但已經看不到筆觸痕跡,從而可推斷其可能已開始使用特製分水筆進行分水渲染了。

這種新的處理青花色調的先進方法,為一重大進步和變革,雖尚不成熟,常混濁不清,甚至有將輪廓線染糊者,並因只有兩色,層次感還不如永宣青花,但對成熟的多色分水技法的出現有開路奠基之功。
其後的弘治、正德朝分水技法仍未有明顯進步。至嘉靖時,則已開始出現少量的分水層次清晰,色調增多之作。隆慶、萬曆之後直至清康熙早期則普遍達到三個色階以上,有的作品甚至直逼五色青花之效果,可以說其分水技法離最完善的康熙中期青花巔峰只差咫尺,呼之欲出了。

成熟期:清康熙中期
1681年後,清官窯正式重新確立,進入康熙朝中期時代,此期青花發色靚麗,呈純粹的翠毛藍色,並在分水技法方面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頂峰。由於此期青花料制煉極精純而不暈散,亦無鐵鏽斑之瑕疵,故分水技法得以更得心應手地運用。
人們往往稱康熙青花為「料分五色」、「青花五彩」等,青花料通常調為五個色階,即: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繪法上借鑑了中國畫的墨分五色,並結合運用了西洋畫表現手法,因而深淺層次變化多端,極富節奏感和立體感,與中國畫風格趨於一致,既有寫意之作,亦有工筆之作。
乾隆早期,與雍正朝相仿,中期後,則出現了分水技法的復興,大部分作品形成正藍色調,層次清晰,色澤青亮無暈散,晚期後再次衰退。乾隆之後的歷朝青花均呈逐漸下滑趨勢,而康熙中期和乾隆中期之典型青花分水作品則為後世效仿之楷模,凡仿康熙、乾隆之作,歷代時有上乘佳品出現,尤以光緒朝仿者為最盛,幾達以假亂真之地步。

明成化中期之前無典型分水技法,筆觸明顯,因此凡純用筆觸處理色塊者皆為成化中期之前,其中,元青花多為大筆觸,而永宣至成化早期則皆為小筆觸。成化中期發展為分水技法,但只分濃淡兩色,為此技法之雛形。

明隆慶、萬曆之後至清康熙前期則發展為三種以上色階,因此,凡只濃淡兩色階之分水青花大多為明成化中期至隆慶萬曆時期之作,而三種以上但未至五種以上者則多為隆慶萬曆至康熙前期之作。康熙中期形成五種以上色階,為最典型的分水技法。

此後,只乾隆中期和嘉慶、光緒等朝仿康熙乾隆青花之作能基本達到康熙青花水平,余皆不能,但除仿永宣之作外,其分水色階一般都有五種以上,形成流傳至今之傳統定例,只是層次常混濁不清,色澤亦不及康熙乾隆青花美觀亮麗而已。因此,認真研究和分析各朝分水技法,對古代青花瓷之鑑定是大有裨益的。

 

the amazing chinese antiques
二.鑑定底足的真偽:
麻倉土至明朝萬曆已絕產,有心求真者一定要認識它的特徵。麻倉土的特點是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用麻倉土燒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有芝麻斑,燒出來的瓷器有鼓包現象,或對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現棕眼。麻倉土的芝麻斑,真品由內透出,永樂及宣德的斑點多為棕色及深棕色。抹土黃的作假品,灑在表面的芝麻斑皆又黑又大,沒有自然層次的棕色。抹黑作舊底足及大塊噴紅底足,來偽造火石紅的亦不少。永宣真品火石紅薄少稀疏的較多。

三.鑑定蘇麻離青的發色及錫斑。真品蘇麻離青,永宣皆泛淺紫色。以化工「洋藍」混料偽造的假青很像,但絕無帶紫,這點要多比較才有經驗。真品有蠟質光澤,
Authentic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waxy luster.
真品錫斑泛褐色,深潛下凹入釉下,錫斑由筆觸青料濃淡流動而自然沈澱成斑塊(青料濃淡宣染流動順暢,自然形成錫斑的觀察甚是重要)。Cobalt oxide tin spots sink under the glaze.假品青花顏色輕浮,沒有蠟質光澤,錫斑浮在釉上,沒褐色(光線投射)角度,有的太亮又亂點鐵劑太多,猶如淚痕。
如今化工氧化鈷料的提煉科技含量高,較純,即使用現今仿古柴窯燒制,也達不到真品天然礦物蘇麻離青的青花料深沉的效果。仿品青花器燒成後,青料飄浮,沒有蠟質光澤。仿品在窯溫作用下還原快,青翠單一沒濃淡。真品青翠濃郁,真品有蠟質光澤,立體美感很強。釉裡紅瓷也是如此,仿品銅著色劑提煉純度高,紅色較為鮮豔,達不到真品紅色古樸、自然、沉穩的效果。
四.此品「.亮青釉」也是永宣真品的特色!過白、過灰之釉,多是偽品。
五.此品氣泡是永樂的「吐沫釉」!「吐沫釉」大中小氣泡密集吐出,無法偽造,
所有的偽仿品皆過不了此關。是鑑真的重點!
六.此品描畫的花卉有「一束蓮」(元朝即有此紋飾),也是永樂青花瓷常用的描飾。
在盤內的「一束蓮」上有個棕眼(麻倉土燒瓷的特徵之一),釉面上的色斑小點及縮釉點等,也可輔助鑑真古瓷。
七.〈永樂瓷品的工法特徵〉
陶瓷專家劉良佑先生說:永樂造器修胚時,往往十分剛猛,其器沿以手拭之,明快有力(有的有割手感),不似後仿品的溫和圓潤,且器內接胎處也整理得很平整,圈足作法也是明快有力,不像後仿的細白平滑。另外,燒成後,盤子(此件就是)的器底,都有微微下塌的現象,這些都是可資參證的。

《元(蘇麻離青)青花與永宣青花之不同》:~~(摘自網路,作者:綠寶石)
1.元青花發色鮮艷,寶石藍(較正藍)特別光亮;永宣青花發色偏黑(較深藍),光澤內歛。
2.元青花的花紋色彩分布較均勻;永宣青花濃淡不一,通稱為「水墨畫」效果。
3.元青花金屬斑點少,而永宣青花光斑多。
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
1.青花原料來源地點不同,不同礦脈。
2.青花原料的配方不同。永宣青花可能有加入國產原料,以迎合明朝人審美的習性。
3.原料加工工藝不同,元青花料細,永宣料粗;元青花畫料用油,永宣用水。
4.描畫的工法不同,元青花工整,筆法飄逸,永宣青花洒脫,具水墨畫效果。
5.燒製工藝及火候控制不同。永宣淘土較精細,釉面較元朝青白。

轉貼〈怎样识别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仿品〉片段
2018-09-01来源:收藏 作者:刘金成
如今鈷料的提煉科技含量高,較純,即使用現今仿古柴窯燒制,也達不到真品青花料深沉的效果。仿品青花器燒成後,青料飄浮。仿品在窯溫作用下還原快,青翠單一。真品青翠濃郁,美感很強。釉裡紅瓷也是如此,仿品銅著色劑提煉純度高,紅色較為鮮豔,達不到真品紅色古樸、自然、沉穩的效果。
仿製品的緣起
70年代末到90年代,國家文物部門對館藏文物進行了多次調撥、調濟工作,一些研究價值高的珍貴文物由小館調濟到國家大館收藏。為了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應被調單位的要求,國家撥出專項經費,指令相關的科研單位進行被調文物的複製,以滿足被調單位展覽工作的需要。複製工作主要落在千年瓷都景德鎮, 70年代末,景德鎮一些科研機構就開始複製和仿製。當時仿製一件瓷器,最少也得燒10件,出窯後挑一兩件給原調撥單位,餘下的被一些精明好古人士高價買得,後來有的複製品在海外拍賣會上以驚人的高價拍出,給仿、複製單位和中間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導致後來景德鎮古陶瓷仿、複製業的全面復蘇。1984年起,景德鎮陶瓷館在東風瓷廠陶瓷研究所開始仿製元青花。這一時期的複製品由於有專項資金扶持,對產品要求也高,加上已過去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易與真品混淆。
(不只是元青花,明朝及清朝各代的瓷品皆有高仿品,所以現今很多有名拍賣公司的拍品很多是高仿品。)

 

 

21936686534238_380.jpg

b9666397d9a5f9923b8bcb82b2317118.jpg

images (5).jpg

images (6).jpg

21936686534238_424.jpg

21936686534238_444.jpg

21936686534238_628.jpg

359fa7bcb37bc3393508d224f212ab7f.jpg

images (2).jpg

images (7).jpg

21936686534238_646.jpg

21936686534238_809.jpg

21936686534238_886.jpg

61260790_120020202542942_3342497845376606580_n.jpg

ff1c78314d801ccc6273c005ce3c3161.jpg

images (4).jpg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大明宣德年製官窯蘇麻離青魚藻紋(渣斗形)花觚〉珍稀真品
口徑約17.6公分,高約14.4公分,底徑約7.6公分

此品的鑑真點:

1.蘇麻離青發色正統,錫斑自然而深陷。特別是觚口內。 現代仿品已有配方亂真蘇麻離青,但是錫斑仍然無法隨筆劃濃淡而自然沈澱下凹。

2.以30倍放大鏡逆光斜視,可見到處處的釉面都有宣德青花唯一特徵的橘皮紋,底足內落款的釉面也有橘皮紋。宣德瓷品的橘皮紋特徵,前朝永樂及後朝皆無。此點仿品甚難偽造。古陶瓷專家陳玉泉說:「多橘皮紋是宣德瓷的突出特徵。宣德早期釉面與永樂時期一樣,尚無橘皮紋,而后增多;晚期出現潔白釉,又少見橘皮紋。」

3.底足露胎麻倉土火石紅自然, 撫摸如嬰兒皮膚細嫩平滑。

4.勾勒渲染畫法流暢。明朝瓷圖,皆由宮庭畫師繪製紙本,呈上覆核,才能燒製,構圖嚴謹,畫法精美。

5標準宣德青花瓷的「米湯釉」氣泡形態。

6.此件魚藻紋花觚最特殊的是,除了觚口內正常發色外,整件觚身表面施於厚釉,使得發色較為淺色及模糊,魚及藻類等有一種在水中游動的朦朧感,別具特色。蓮塘魚藻紋是宣德時首創的圖繪。

7.元代青花與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的蘇麻離青色料皆是會隨筆觸「流動並暈散」,自然而靈動。永樂、宣德的勾勒畫法更具有濃淡不一的「水墨畫」般的效果,「落款」書法也是有深淺不一的變化,隨順、自在而不拘謹。後仿品的化工青料大多呆滯死板,沒有流散感及深淺變化。這是一眼斷真假的方法。

8.麻倉土的特點是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用麻倉土燒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有黑痣,燒出來的瓷器有鼓包現象,或對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現棕眼。用高嶺土燒制的瓷器几乎沒有以上現象。此品觚內底處釉面有炸裂成豁口。

9.內蒙收藏大家 〈波兒只斤·敖斯爾 〉發表的《蘇麻離青青花鈷料是元青花的身份證》這篇論文中論述「蘇麻離青發色好的有綠色氣泡和綠點或出現泛淺綠顏色。發色最好的蘇麻離青,可以觀察到綠寶石般的綠氣泡或綠色點。」 我拍攝此件真品的微觀氣泡圖也找到了綠色氣泡、綠色點。我們在自己的藏品中,若觀察到綠寶石般的綠氣泡或綠色點,也等於拿到了「真品」認證的身分證! 因專家實地到土耳其考察,蘇麻離青釉料已經絕產六、七十年以上了,近代1980年才開始的高仿品皆無法用到它。

10.此真品的釉下落款〈大明宣德年製〉書法靈活,字上有蘇麻離青的小點錫斑。 宣德真品的青花落款有黑、藍、灰三色濃淡呈現的特徵。

如何鑑別偽品:
1.青花畫法非明朝永宣之小筆勾勒描填,没有筆觸,亦無水墨畫般的濃淡相間。。
2.偽造錫斑的鐵劑亂點,色淺處亦有錫斑,錫斑成小河,錫斑無褐黃色角度。
3.偽品大多用化工洋藍加料調色模仿寶石藍,細看發色並不是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除了寶石藍,還要帶淺紫色(斜光照紫色會浮出)。
4.瓷釉表面沒有宣德唯一特徵的橘皮紋,白釉灰白、死白,皆非宣德「亮青」釉。
5.底部作舊抹黑抹紅,沒自然之火石紅。
6.露胎非麻倉土,無自然由內透出的芝麻點,或偽造芝麻點,灑浮在表面。
7.明朝瓷圖,皆由宮庭畫師繪製紙本,呈上覆核,才能燒製,構圖嚴謹,畫法精美。
若畫法草率疏漏,絕非官窯。
8.大明宣德年製的落款書法錯誤,落款非釉下彩,或落款無錫斑。
9.氣泡非宣德米湯釉特徵。
10.基本上,畫法錯誤、橘皮紋、麻倉土及錫斑,這四點中,只要有一點不對,即是偽品。寶石藍可偽造,偽造的錫斑不自然、無褐色,但是,無看過宣德實物者也無法辨知,也很難鑑別永宣的小筆觸勾勒填染的筆法。所以,通常偽品既無橘皮紋,也非麻倉土,這二點就足以看破造假。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珍稀宣德真品〕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魚藻紋花觚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750436899127_957.jpg

 

21750436899127_363.jpg

21750436899127_375.jpg

21750436899127_431.jpg

21750436899127_644.jpg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大明宣德年製 官窯 蘇麻離青 雙鳳 觀音瓶〕
此件宣德美品高13公分,口徑6.3公分,底徑5.3公分。
鑑真點:
1蘇麻離青發色正統,真品有蠟質及泛紫光澤。錫斑自然而深陷。
2具有宣德青花唯一特徵的橘皮紋釉面。
3底足露胎麻倉土火石紅自然,
  撫摸如嬰兒皮膚細嫩平滑。
4勾勒渲染畫法流暢。明朝瓷圖,皆由宮庭畫師繪製紙本,呈上覆核,才能燒製,構圖嚴謹,畫法精美。
5標準宣德青花瓷的「米湯釉」氣泡形態。


如何鑑別偽品:
1青花畫法非明朝永宣之小筆勾勒描填,没有筆觸,亦無水墨畫般的濃淡相間。
2偽造錫斑的鐵劑亂點,色淺處亦有錫斑,錫斑成小河,錫斑無褐色。
3偽品大多用化工洋藍加料調色模仿寶石藍,細看發色並不是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除了寶石藍,還要帶淺紫色(斜光照紫色會浮出)。
4瓷袖沒宣德唯一特徵橘皮紋,白釉灰白、死白,皆非宣德瓷釉。
5底部作舊抹黑抹紅,沒自然之火石紅。
6露胎非麻倉土,無芝麻點,或偽造芝麻點。
7明朝瓷圖,皆由宮庭畫師繪製紙本,呈上覆核,才能燒製,構圖嚴謹,畫法精美。
若畫法草率疏漏,絕非官窯。
8大明宣德年製的落款書法錯誤,落款非釉下彩,或落款無錫斑。
9氣泡非宣德米湯釉特徵。
10基本上,畫法錯誤、橘皮紋、麻倉土及錫斑,這四點中,只要有一點不對,即是偽品。寶石藍可偽造,偽造的錫斑不自然、無褐色,但是,無看過宣德實物者也無法辨知,也很難鑑別永宣的小筆觸勾勒填染的筆法。所以,通常偽品既無橘皮紋,也非麻倉土,這二點就足以看破造假。

21750436899127_152.jpg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819997799102_181.jpg

21819997799102_186.jpg

21819997799102_194.jpg

21819997799102_279.jpg

21819997799102_658.jpg

 

 

21819997799102_971.jpg

21819997799102_974.jpg

21819997799102_982.jpg

62.jpg

 

96.jpg

c431c34787c397096ea47e2b9cc8248315b385d4.jpg

我收藏的此件洪武釉里紅紅地白龍紋帶蓋梅瓶

口徑約4.8公分,高約34公分,底徑約9.9公分

可由下列幾點鑑真:

1.露胎砂底,(洪武很多瓷品皆是)刷上洪武特有的赭紅色漿,可見刷漿痕跡。

2.洪武朝瓷器底是中心有乳狀突起,此件突出點有白釉,是元代器足的遺風。這種處理方法,是當時處於主流地位的工藝,具有明顯的時代標誌。

3.灰白麻倉土的圈足,內壁斜削外傾斜式圈足。

4.氣泡是繼承元青花及釉里紅的形態,綿密極小的小氣泡密集遍佈,偶見大氣泡。

5.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洪武青花梅瓶,肩部篆書「春壽」二字,此件亦有「春壽」篆書二字,工整莊重,官窯高水準。

6.帽子下緣有些許黏砂。

7.釉面上有許多縮釉小點。

8.全器皆有開片。

〈轉貼洪武釉里紅的研究〉

釉里紅的工藝方法和青花完全相同,都是在胎上繪畫後罩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區別在於青花用鈷料為呈色劑,而釉里紅用銅料為呈色劑。

釉里紅的真正成熟是在明初洪武年間,銅紅料的使用及釉里紅器的燒制技術都已經成熟,從原料萃取、製作成型、繪畫裝飾到燒制工藝都有了突破,釉里紅線繪裝飾多了起來。釉里紅工藝的進步是由官窯來完成的。

洪武釉里紅的胎骨有粗松和緻密兩類。粗松的一種手感稍輕,瓷化程度差。緻密的一種斷面細膩、緊密,白中略灰。據理化測試,釉層CaO的含量比青花瓷高,含鉀量較低,屬鈣鹼質,高溫燒成時粘度變化不會太大,較少流釉。

釉面具明代青花器的特點,釉質肥厚、滋潤,釉色發青白。釉層有兩種:一種肥厚瑩亮如堆脂,乳白色,有冰裂狀或長條狀開片;另一種肥潤緻密,釉表有極細微橘皮紋,白中含青或青灰。普遍見縮釉點或縮釉線,露胎處見窯紅。

器身往往有開片,尤其是一些器物,大概是因火力不足,有類似漿胎的現象。釉里紅呈色紅艷的大多釉色乳白,呈色灰暗的大多釉色趨灰。

洪武釉里紅呈色多樣,多數呈較淡或偏灰的色澤,有的器物有正紅現象,有的呈暗黑色。

1、艷紅色——呈色純正濃艷,線條外緣大多有暈散,有些甚至整個釉面都呈淺紅色。呈色艷又無暈散的極少。檢看這種洪武釉里紅殘瓷,蓮瓣間不借用邊線推斷這種工藝在洪武早期使用。

2、赭紅色——色厚重,剖面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釉里紅處於白釉層中間,即胎上有一層白釉,其上是釉里紅,釉里紅上又有一層白釉。

3、灰紅色——釉里紅彩較薄。

4、灰黑色——呈色以灰黑為主,微見紅意,稱釉里灰或釉里黑。有些呈色黑灰的可見明顯的鐵褐斑,這是含較多鐵質之故。

釉里紅有3種不同的裝飾方法︰

  (一)、是釉里紅線繪,即在瓷胎上,用線條描繪各種不同的花紋圖案,這是釉里紅瓷口最主要裝飾方法。由于高溫銅紅燒成條件比較嚴格,往往會產生飛紅現象。所以細線條描繪圖案花紋的釉里紅燒成比較困難。

  (二)、是釉里紅發白,其方法或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圖案花紋部位,或在該部上刻劃出圖案花紋,用銅紅料塗抹其他空餘之地,燒成後圖案花紋即在周圍紅色之中以胎釉之本色顯現出來。

  (三)、釉里紅繪,以銅紅色成塊,成塊地繪一定的圖案花紋。釉里紅發白及釉里紅涂繪,這二種方法都能減少線繪,容易產生的飛紅現象。從理論上說,它行的應早于線繪的普遍使用。

本件是第二種的「釉里紅發白」的成功作品,更是稀珍。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_20190413_114034_SRES.jpg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P_20190413_114100_SRES.jpg

青花釉里紅是經過一次高溫燒造而成,裡邊的紅色釉里紅是銅元素,經過1300度左右的還原焰燒造而成的。而青花礬紅彩器物,是先高溫燒造青花部分,再在燒造好的青花器物上加繪礬紅彩,二次低溫入窯後才能完成。這上邊的紅色是鐵元素形成的「鐵紅」,而非「銅紅」,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青花礬紅器物雖然需要二次入窯燒造,但是與青花釉里紅相比,技術要求更低,成品率也更高。所以它的出現,慢慢取代青花釉里紅的位置。
明朝永樂的青花礬紅比青花瓷少很多。

P_20190413_114121_SRES.jpg

〔珍稀永樂真品〕明代 永樂年製 官窯 青花礬紅 透光薄胎 海水瑞獸紋大碗

這件稀珍高6.8公分,口徑15公分,底外徑6公分。

P_20190413_114143_SRES.jpg

此品鑑真點:
1.它的青花是極美的寶石藍,錫斑較少,在濃厚處凹陷。

蘇麻離青發色正統,錫斑自然而深陷,是有年代的褐紅錫光斑。元青花與明代青花器,用30以上的高倍放大鏡觀察釉下的鐵鏽斑時,就會發現那裡有的像沙丘起伏的表面,層次分明,從中心到邊沿自然過渡,發出一種褐紅色的物質。

筆劃極為流暢。真品有蠟質光澤

Authentic 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has waxy luster.
仿品大多淡藍輕浮,沒有濃淡,沒有蠟質光澤。

礬紅的海水紋及青花魚獸,跟鄭和在永樂時六次下西洋或有呼應。

P_20190413_114156_SRES.jpg

2.底足是淘得較淨白,帶油脂性的麻倉土。圈足,內直外坡,有火石紅,撫摸平滑如糯米粉狀、也像嬰兒皮膚。

P_20190413_113749_SRES.jpg

3.「永樂年製」篆書落款,書寫明淨流利。官窯正統風格。筆道圓潤,它的起落筆觸成尖狀(極其難仿的特點),折角處多數為圓角,結構嚴謹整飾。(有的學者認為此款為書法家沈度所寫。工匠臨摹的。)

P_20190413_113823_SRES.jpg

4.胎體愈近口沿愈薄,由碗內逆光可見碗外紋飾。胎薄透光
 

5.繞摸口沿邊緣銳利割手,永樂真品的特徵明顯。

P_20190413_113936_SRES.jpg

P_20190413_114446_SRES.jpg

6.氣泡一樣是「吐沫釉」,極為細小。六十倍以上放大鏡才看得清其氣泡有大中小三種,永樂青花氣泡的特點是細密。(比汝瓷小太多了)但此件氣泡的大、中、小,還另有一個呈現,是以不同地方受熱的不同,而形成的很自然流動的大、中、小氣泡的群聚區塊。(鑑真永樂瓷品的第一重點)

7.碗底有使用痕跡、刮痕。但在表面,無損紋飾。邊緣有小黃斑。歲月痕跡。
綜觀此件,由胎土的淘洗、紋飾的描繪、拉胚、青花料燒製的控制火候、顏色的純熟等等,
皆是瓷器工藝的極致完美。

 

跟手上另件永樂落款青花壓手杯來比較:
壓手杯胎土較粗糙,圖飾手法較簡拙,應是永樂早期作品。
此件瑞獸碗,燒冶及描圖皆很精緻純熟,應是永樂晚期所製作。

世上公認,永樂、宣德青花瓷的工藝,是中國瓷藝登峰造極的傑作!
我在此件見證了。
另外,雖然工法嚴謹,

因為永樂時代鄭和六次下西洋(宣德一次),
六百年前工匠對大海生物的想像圖繪,近似現代的卡通造型,
也是一種觀賞的趣味。更
有其時代的意義
 

 

〈古董拍賣網站上,我們也見到有落款「永樂年製」、「大明宣德年製」的海水瑞獸紋小碗(可 Google搜尋來比對),相似而較小,它們的青花與礬紅都較為暗紅。圖繪皆不如此件「永樂年製」的靈活流暢。它們的筆觸沒有自然濃淡的起收,海水紋甚為平面呆滯,而永樂此品的海水波浪紋甚為順暢,浪頭的留白亦大小自然,青花瑞獸皆像被海浪拱出,甚為立體感。
若遇到世上類似器件,是否為清朝或現代後仿品?仍需實物上手,由氣泡、麻倉土及火石紅、寶石藍的發色等等再觀察,才能定論。〉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7774.JPG

高約10.2公分,口徑13.3公分,底徑6.2公分。

到處有燒飛現象(不易仿造)。

DSC07776.JPG

畫法是元代風格,元代繪畫的技法首先是建立在中國書畫用筆基礎上,繪畫用筆都帶有書法功能,講究中鋒運筆,顯得剛健有力,並強調筆的變化,在點、線之中有抑揚頓挫,顯得有力量、有節奏,用筆很到位,比如幾株小草,幾片竹葉,幾叢松針都可以看出元人的書寫工夫。 這種中鋒用筆的技法是長期書畫過程形成的,繪出的畫如寫精美的書法瀟灑自如、大氣傳神;而現代仿元青花的繪畫,首先用筆過不了關,顯得用筆縴弱,少有用筆的變化,造型難於准確到位,不夠生動自然,雖然形似而筆法不夠,氣韻神情不夠,即便釆用高科技方法打稿,照葫蘆畫瓢,多顯用筆拘謹,畫面死板,只要注意觀察就能識別高仿元青花瓷。

DSC07778.JPG

DSC07783.JPG

氣泡在釉裡紅處像元代,以大及小為主,中氣泡較少。

其它如哥釉百圾碎開片處都是明大、中、小皆有的聚沫攢珠形態,

也像吐沫釉,像是元末明初的過度產品。

DSC07779.JPG

釉裡紅有哥窯百圾碎開片是極珍稀少見的。

百圾碎,瓷器開片冰裂紋的一種。指裂紋中紋路繁密,開片較為細碎者。這個名稱起於宋代之哥窯,景德鎮窯仿哥窯之後,即一直沿用。

DSC07781.JPG

底圈足中央有乳突,這是元明瓷器的特點。

DSC07780.JPG

DSC07786.JPG

 

DSC07775.JPG

 

DSC07777.JPG

 

 

 

 

DSC07782.JPG

 

DSC07784.JPG

 

DSC07787.JPG

DSC07788.JPG

DSC07789.JPG

DSC07793.JPG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DSC07715.JPG

DSC07718.JPG

此件大碗口徑約17.5公分,高約9.5公分,底足外徑約7.2公分。

胎體厚重,釉層堅硬,,完整無破損。

用手指輕划此碗任何地方,皆有嗚聲,甚是奇特,元代胎土大多已使用二元配方(瓷石+高嶺土。胎質堅緻細膩,氣孔率極低,基本不吸水,叩之聲音渾厚響亮。

(所有圖片皆在陽光下近拍)

DSC07681.JPG

DSC07692.JPG

DSC07714.JPG

整器釉裡紅的紅釉色濃淡有差別。

DSC07716.JPG

DSC07719.JPG

紅,瓷器釉下彩名,系用銅紅釉在坯胎上描繪紋飾,然後罩以透明釉,經窯內1200℃高溫中一次燒成。釉紅創燒於唐代長沙窯,元代由景德鎮發掘並成熟發展,盛行於元、明、清。

古代釉裡紅工藝要求高,溫度難以控制,甚難燒成;明代釉裡紅已是人間瑰寶,

元代釉裡紅比明代釉裡紅數量更少,也遠遠少於元青花,是古瓷的稀珍、奇珍。

元代釉里紅呈色多種,鮮紅的較少,大多趨灰,線條或紋飾有明顯暈散,有溫度失控而銅紅料「燒飛」的變白現象,這是由於釉里紅瓷對燒制溫度和窯中氣氛要求嚴格,所以大多數元代釉里紅瓷偏黑灰,紅艷欲滴者很少。元代釉里紅大多呈灰黑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纏枝牡丹、草葉紋。手法除採用銅紅彩在胎體上繪畫紋飾之外,還有用銅紅單線勾勒,塗抹色地及斑塊等其他裝飾方法,並經常與青花、刻劃花、印花堆塑等結合在一起相互作用。但其時裝飾手段單一,大多用刻劃塗抹的手法,這些特徵都說明了元代釉里紅的原始狀態。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里紅產量一直很小,所以每一件元代釉里紅都是價逾黃金的珍寶。

DSC07705.JPG

此件比較特殊的是全器有開片

釉層是青白色影青釉,透明度高,有玻璃質感。

仿品皆無此透亮滋潤感

 

其他元代釉裡紅的特點略述如下:

一.「燒飛」現象:

「仰首鳳」圖燒飛,變成灰紅,

只有「回首鳳」圖的一半紅,

DSC07712.JPG

DSC07715.JPG

碗內口沿雙圈線

有一大段(下圖上方)釉裡紅燒飛無色,

DSC07681.JPG

DSC07682.JPG

DSC07701.JPG

DSC07705.JPG

「仰首鳳」有燒飛一半色調。

略可看到其氣泡形態及斑點:

DSC07704.JPG

碗內底雙圈(弦)紋及部份圖形也有小段燒飛:

DSC07694.JPG

二.底部露胎圈足內中心有乳突及幾塊釉斑:

乳突是元明瓷器底部的特徵。

不規則形釉斑是元代的特點。

DSC07692.JPG

DSC07690.JPG

三.釉面釉質飽滿,氣泡偏多而密集,

氣泡形態只有大氣泡與小氣泡,

(意即沒有中氣泡。)

他人元代釉裡紅藏品類似的氣泡顯微參考:

此件氣泡與下一圖相似。

96.jpg

95.jpg

四·露胎胎土是瓷石混合高嶺土,遍佈黑砂點

元代和明代嘉靖以前燒制瓷器的胎土配方是麻倉土,其燒製成功後的顏色是一種白胎中微帶淡黃色的呈色。有火石紅。

DSC07696.JPG

轉貼〈高嶺土與麻倉土〉

2017/06/29 來源:收藏感悟

元代制瓷 研究裡面有一個基本內容,就是它的胎土,多年以來幾乎所有元瓷研究文章都是說元瓷燒制的胎土是高嶺土和瓷石構成的二元配方,很多學者並沒有做深入研究,基本上是沿用傳統資料進行分析,本文試圖就此問題展開一些討論。

一,元瓷是用麻倉土為一元配方燒制

元代制瓷是用麻倉土,而不是高嶺土,麻倉土的特點是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元代孔齊【至正直記】卷二上說到;饒州御土其色如白粉堊,每歲差官監製器皿以貢,謂之【御土窯】燒罷即封,土不敢私也。這裡說的御土就是麻倉土,研究過景德鎮陶瓷發展史的人都知道,麻倉土開採在前,高嶺土在後,麻倉土與高嶺土化學成份有很大不同,麻倉土具有青黑縫,糖點,白玉,金星色等特點,燒製成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同時還有小鼓包現象,或者釉面有炸裂或豁口,有的出現棕眼,而高嶺土燒制的瓷器則沒有以上現象。

二,景德鎮二元配方制瓷工藝形成於明代嘉靖,萬曆年

前面說到元代制瓷一直使用麻倉土作為制瓷原料,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代嘉靖年,明世宗焉信道教,曾下令景德鎮御窯燒制特大件的瓷器大龍缸,原來以麻倉土為瓷土的一元配方制瓷工藝已不能完成燒制這樣特大件瓷器的任務,不是變形,就是塌胎,這時高嶺土應運而生,高嶺土中氧化鋁含量很高,可以強化坯胎骨架承重,隨著特大件御用龍缸的燒成,高嶺土摻入瓷石的二元配方制瓷工藝逐漸成熟,可以說高嶺土二元配方制瓷工藝的形成是隨著社會發展需求而產生。

三,麻倉土與高嶺土燒制瓷器的區別

以麻倉土為胎土燒制的元瓷,胎色以白為基色,微顯鵝蛋青,顯青白程度有深淺不同的色階,應該是窯溫不均造成,底胎有明顯的鐵元素積聚而成芝麻黑點,青黑縫,糖點,白玉,金星色,都有明顯的體現,火石紅與麻倉土關係密不可分,元瓷器物底部不上釉,胎土中鐵的成份在高溫燒制過程中集中往沒有上釉的方向揮發,所以元瓷的火石紅是從里往外滲出,顯得非常自然,有的元瓷肉眼看不到火石紅,但用高倍放大鏡還是能看到一些自然的火石紅,以上這些特徵用高嶺土燒制的瓷器是不具備的,也是我們鑑賞元瓷精品時要注意的。

DSC07708.JPG

他人元代釉裡紅藏品類似的底部參考:

97.jpg

他人元代釉裡紅藏品類似的「回首鳳頭部畫法」參考

94.jpg

98.jpg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8.jpg

真器的底足露胎有的沒火石紅,是沙底滑足。

若有火石紅,要自然。從外看圈足,

足沿胎與釉的結合處,真品有火石紅。

59.jpg

DSC07324.JPG

真品露胎部份

要出現自然分布、芝麻大小的鐵漬斑點。

DSC07325.JPG

底足下陷,不修整,不是雍正仿造的滾圓的泥鰍背。

旋紋是手工,有若無;而非機器作的規律明快。

DSC07327.JPG

看底部圈足內沿,在胎與釉的結合處,

火石紅痕更明顯,幾乎佈滿整個口沿。

DSC07328.JPG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3.jpg

34.jpg

35.jpg

 

若喜歡看古物近拍影片者,

可在You Tube中搜尋「清淨普賢行」五字,

即可找到敝人所拍的此件及其他古物收藏的短片。

薄胎的明朝宣德真品能留傳到現在,太珍貴了。

高:9.0cm.口徑:7.9 cm.底徑:4.5cm.

本件真品的特徵如下:

1.橘皮紋,是宣德瓷器的突出特徵。很自然。

2.釉面均勻細潤、白中泛青,呈“亮青釉。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

3.杯口下,稜角等轉折處,現水綠色積釉。

4.瓷胎用的是官土「麻倉土」,具有油脂性,胎質極其細膩。

5.杯底圈足露胎處,撫摸平滑,有麻倉土特微,即芝麻黑斑點。砂底。有火石紅。

6.青花有深淺層次,隨筆觸呈自然的深淺參差狀滲透,仿若筆墨施於宣紙的效果。

7.高足足底內可見胎土臍狀痕。

8.工藝精湛的景德御製薄胎。迎光時杯壁近於永樂甜白瓷的薄、瑩、透的效果。

  故此類高足杯與宣德其他相似型制的普通青花高足杯相比,重量更輕。

9.圈足內下方內落款「大明宣德年製」六字用國產料,真有趣!

  發色淡雅無鏽斑,時有流散,致使筆畫有模糊不清的現象。

10. 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比永樂疏鬆有序,甚至小氣泡附著在大氣泡的外緣。

11.氣泡折射,有很強的油脂性的光澤。

12.筆觸蒼勁豪放,是宣德的特色,龍皆怒髮衝冠。宣德多三爪龍。

 

〔轉貼〕

《蘇麻離青青花鈷料是元青花的身份證》
作者:孛兒只斤·敖斯爾
元青花用麻倉土和瓷石作它的骨架和血肉之軀,用蘇麻離青和白青釉作衣裳,以高超的繪畫技朮神韻給瓷器賦予靈魂,所以它在全世界拍賣史上屢屢創高價位記錄,已經樹立起它的霸主地位。人們對元青花的青睞有增無減,對元青花的研究也方興未艾。衕時,因為利益所驅動,元青花的仿品也多起來了。任他怎么高仿,器型可以模仿,紋飾可以模仿,甚至用電腦三維技朮都用上了,但拿高仿高手黃云鵬先生自己的話說只能模仿百分之八十就不錯了。《鬼谷子下山》元青花一拍賣,黃云鵬先生很快把仿品做出來了,但把真的和仿品放到一起一比較,就不難發現,仿品還是沒有拿到蘇麻離青這個身份證。遺憾啊!這是一切高仿者的最大遺憾。我可以斷言,他們永遠也拿不到蘇麻離青這個身份證。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蘇麻離青沒有原料來源。二是江西景德鎮地區根據環保和封山育林的林業政策,早几年就不讓燒柴窯了。燒一個窯大概用四大卡車柴禾的。蘇麻離青的發色是有條件的,現在的高仿已不具備這些條件,他根本燒不出元青花那樣吸住人們眼球的好青花瓷器了。

一,槃點青花鈷料的來龍去脈。

根據資料,首先使用氧化鈷為著色劑彩繪裝飾,過去說最早出現在近東,但實際上中國唐朝業已開始使用。早在九世紀,米索不達米亞地區生產了一種陶器,先在胎體上罩一層含有氧化錫不透明的白釉,再在釉面上用氧化鈷作彩料繪制圖案,使畫面在入窯培燒后呈現美麗的蘭色。這可能是受唐朝的啟發。中國的青花最早從唐朝開始燒造,宋代北方磁洲窯也燒制過青花瓷,別的什么窯也可能燒過。本人已發表的一個槃子,我認為是很難得的宋代晚期完整青花瓷。對研究中國的青花瓷發展史不可缺少的實物。(請參閱我的研究是從這里開始的圖片)唐、宋青花用的是國內青花鈷料,元代早期燒造的青花用的仍然是國內青花鈷料。元代中后期隨著疆土面積的不斷擴大和對外貿易的開展,元朝伊斯蘭人口的不斷增加,還有蒙古族貴族本身的需要,以蘇麻離青著色的元青花應運而生。有人說突然,實際不突然。元朝實行的是自由往來的開放政策,人和物都能有進有出,所以出現了“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的景象。元末王火洲的《島夷志略》中記述很多國家的貿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已是青花瓷。一個摩洛哥人來元朝回去時在印度港口看到在那里停泊的十几艘元船。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陸上來,在中國住了十几年后從海上回去的。說明元朝當時的貿易往來確實很活躍。蘇麻離青成就了元青花,但它從那里來的?什么人什么時候販運來的?現在無從考察。現在國內外比較一直的看法是元青花用的是蘇麻離青,衕時也用國產青料。蘇麻離青從元朝中期開始到明代洪武時期一段因為戰亂所致沒有接上茬之外,永宣開始一直用到明成化早期為止。

元青花用的蘇麻離青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1)《中國陶瓷》一書說利用“從中東地區進口的鈷土礦》論。沒有具體說是從那個國家或地區。(2)來自波斯(現在的伊朗)論。(3)北京蔣奇棲女士的“來自伊拉克”論。伊拉克就是上面提到的米索不達米亞地區。椐蔣女士介紹,在伊拉克的奧曼和黑加北部有著丰富的鈷礦,鈷礦在當地陶器中的使用在阿巴西時代(758---1258年)已經很廣泛。薩馬拉在公元9世紀也就是中國唐朝與波斯地區貿易最繁榮時期,是伊拉克最重要、最大的制陶中心,在836--892年間曾作為阿巴西王朝的首都。鈷料便是從薩馬拉取得。薩馬拉在古代的發音一直是samarra,古希臘文寫為souma,拉丁文寫為sumere,敘利亞文是sumra 。這些發音與薩馬拉(samarra)及當時普遍使用 的敘利亞“sumra" 這個地名發音相衕。(4)祝勇的來自索馬里論。他認為鄭和從東非蘇麻離(今索馬里)帶回了大量烏黑“蘇麻離青”鈷礦石。祝勇說伊朗(波斯)不產鈷礦。(5)蔡學軍的來自巴基斯坦蘇麻離山論。(6)美國朋友xiaoxiao找到了一份非常珍貴的史料,就是波斯著名工匠阿布爾·卡西姆(abul—casim)於1301年寫成的紀錄性論文,其中第八條是這樣寫的:“藍色,工匠們稱其為蘇麻離青,它的來源是卡山城周圍山上的卡姆山村。史料證明了蘇麻離青產自伊朗卡山的卡姆山村。(7)上海許明博士到伊朗訪問再一次證實了蘇麻離青是產自伊朗,并從實地考察了解到蘇麻離青是不可重復的伴生礦,在60年前已封礦停產。中國景德鎮的仿元青花沒有任何可能使用蘇麻離青。所以,任何制假的方法都無法逃脫蘇麻離青的元素分析。許明的報告中我們還可以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蘇麻離青”是soleimani,准確的譯法應是“蘇來麻尼”一個伊斯蘭聖人的名字。關於蘇麻離青的文字記錄現在能查到的最早是明萬曆十七年王世懋寫的《窺天外乘》記載:“----官窯,我朝則專設於浮梁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成書於萬曆十九年的黃一正的《事物紺珠》也有相衕的記載。萬曆十九年高濂《遵生八箋》寫為“宣窯之青乃蘇勃泥青”。漢民族卷舌音發音不准,是記錄人名地名最不准的民族。就拿記錄蒙古名額爾德尼來說,漢族記的時候記成額爾惇的有,記為爾登的也有。實際上是一個額爾德尼(漢語寶意)。把蘇馬離青誤記為蘇泥勃青一點都不奇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我們現在沒有必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考證蘇麻離青究竟出自何方的問題,更需要關心的是如何認讀蘇麻離青是最重要的問題。

國內外學者還是拍賣行的公識是元代中后期青花瓷用的是蘇麻離青;明永樂、宣德到成化早期為止也用的是蘇麻離青。早期成化青花也有鐵鏽斑。

成化后期主要用的是產於江西饒洲地區樂平縣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淡雅是這個時期青花器的特徵。弘治朝用的也是平等青。正德朝用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所以正德朝的青花“混青”現象嚴重。

正德朝青花中,除了較淺淡的品種仍用平等青外,那種濃中帶灰的可能是用了石子青。石子青就是正德十年《瑞洲府志》中記載的“上高縣天則岡有無名子,景德鎮用以繪畫瓷器。這里說的無名子就是石子青。“回青”在正德時已出現,《窺天外乘》記載:“回青者,出外國。正德間,大瑭鎮云南,得之,以練石為偽寶。其價,初倍黃金,已知其可燒窯器,用之果佳。”很貴喲! 嘉靖、隆慶和萬曆初年都用的是回青。

萬曆中后期、天啟、崇禎用的是浙江衡洲、信洲、紹興、金華地區產的浙料。從此開始,景德鎮青花完全用國產料。元朝使用的蘇麻離青是天然礦物材料,現在景德鎮高仿用的青花料是工廠化生產的青料。

把青花鈷料的來龍去脈這么一槃店,大家就清楚了認讀元青花蘇麻離青要和明代的永宣青花聯系起來,找它的共性和個性。元青花的鈷料與明成化后期到明末、清朝、民國和現在的青花鈷料是根本不。出生地不,成分不,發色表現不。中國人過去很講成分論,現在看人不唯成分論是對的,但研究瓷器還的要堅持出身成分才是科學的。

二,蘇麻離青是什么樣的?

關於蘇麻離青,很早以來在古董商和后掛彩工藝人當中一直流傳著用烏黑色的蘇麻離青在干燥的瓷坯上繪圖案,再掛上白色的長石釉,經1200度高溫燒造,圖案的顏色由原來烏黑變為像藍寶石一樣鮮艷美麗的蘭色的說法。

對蘇麻離青,一致的說法是含鐵高,含錳低。對此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衕步輻射室對兩件元大都出土瓷器及一個現代高仿元青花仿品用衕步輻射x射線進行了微束熒光無損技朮分析后得出真品低錳高鐵,真品的鋅鐵比很小;真品含微量的砷;真品含鋇少;真品雜質少。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明宣德蘇麻離青和國產鈷土礦的測定得知,宣德蘇麻離青含鐵量高,含錳量低,而國產料含鐵量低,含錳量高。景德鎮高仿高手黃云鵬接受許明博士釆訪時也承認現在的青花料含鐵量低,含錳量高。

用蘇麻離青鈷料在瓷坯上繪圖后進窯高溫燒制時青料發色效果受制於器物胎質,油料成分,施釉方法,油層厚薄以及窯爐結搆 ,器物放的位置,窯爐內氣溫、氣壓、溼度等窯爐燒成氣氛。所以,元青花的發色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說一次跟一次燒成發色效果不衕,一個窯爐一次燒成的器物發色因為放的位置不衕而發色表現各異。元青花發色《中國陶瓷》分為濃翠及灰淡二中,我和還有一些衕志的意見是大體分濃艷、淡雅、青灰三種。濃艷是用蘇麻離青料,淡雅、青灰是可能用進口料和國產料混合使用,也可能鈷料本身成分含量不衕或者對水多少所致。

蘇麻離青的基本色調是青花色澤濃艷,濃重青翠,濃淡不一。

蘇麻離青有鐵鏽斑。這個鐵鏽斑在釉下自然形成,而不是釉上。鐵鏽斑象火燒跡地一樣。

蘇麻離青有凹凸現象,這種凹凸現象與鐵鏽斑共生。肉眼能看到,用手摸手感更明顯。

蘇麻離青發色好的有綠色氣泡和綠點或出現泛淺綠顏色 。發色最好的蘇麻離青,可以觀察到綠寶石般的綠氣泡或綠色點。我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過周仁等著《景德鎮瓷器的研究》中“宣德青花的顏色是蘭中泛綠(這是指最有代表性的宣德青花。有些宣青,色純蘭,沒有黑斑,色調與康熙青花相似---原注)深的部分呈黑色,大的成黑斑,小的成黑點。從分析中可以看到宣德青料中雖含錳不多,但含鐵量卻很高,因此在還原氣氛中可能形成金屬光澤的黑斑。我們認為宣德青花的特徵是由於以上所述青料成分所致。”元青花和明永宣時期都用的是蘇麻離青,所以有很多共性。元青花蘇麻離青就有泛綠現象。這是我用很長時間,觀察很多元青花瓷片和對朋友手中真元青花用40倍放大鏡翻翻復復 觀察過程中驚喜發現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台灣故宮博物院元青花藏品太少了,他們沒有這個研究條件,也可能沒有這個興趣和耐心。日本藏元青花罐最多,土耳其、伊朗元青花藏品最多,國內江西高安元青花藏品最多,如果誰能上手了這些真品,希望細致觀察一下,肯定會有所發現的。

蘇麻離青有時候有暈散現象。我認為這是燒制過程中火候掌握不好所致。

凡是真元青花,應該有蘇麻離青的一個以上發色表現。如果你的藏品中既有鐵鏽斑,又有凹凸,還有泛綠現象,這是毫無疑問的蘇麻離青。 蘇麻離青發色也有沒有鐵鏽斑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它的濃淡有致是不變的。鐵鏽斑本是缺點,后成了“成功杰作”。沒有鐵鏽斑,發色好的正是元青花當中的佼佼者。

什么是蘇麻離青?這就是蘇麻離青。蘇麻離青成就了元青花,也保護著元青花。以上說的是元青花蘇麻離青的“密碼”或“指紋”。蘇麻離青是元青花的身份證。高仿者永遠拿不到這個身份證。他們頭痛啊!他們絞盡腦汁,在青料中摻進金屬粉,燒出來浮到釉面形成結晶,呈礦渣狀,使得糊弄不過明眼人。元青花的蘇麻離青發色濃重翠艷 ,濃淡有致,沉穩鮮亮;現代青料發色明亮耀眼,難到我們的專家連這點都看不清了?眼睛不會老化到這個程度吧!

對蘇麻離青認讀過程中本人深感它的奧妙之極,難於直言。真是“大道不稱,大辯不言”,道可道,非常道也 。

 

 

胎釉:宣德時期瓷質細膩,胎體堅致,大件器多為厚胎,底無釉,砂底、露胎處常見尖石紅斑,光滑自然無旋紋。 瓶罐接口明顯,雖制作精良,但仔細觀察仍能看出銜接痕。多 橘皮紋是宣德瓷器的突出特徵。 釉面均勻細潤、白中泛青,呈“亮青釉。 器身器足邊際、稜角等轉折處,常現水綠色積釉。 中小器物底足多施釉,但同器身色澤有別。 同永樂青花瓷器一樣,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多為進口料,濃艷深沉,有暈散現象,且有自然形成的黑褐色鐵鏽斑,深處鑽入胎骨,用手觸摸有凹凸感。 當然,同時期也有 國產料,發色淡雅無鏽斑,時有流散,致使紋飾有模糊不清的現象。

宣德青花瓷胎體精密細膩,胎質潔白堅硬。大件器物多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為釉底。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稱“亮青釉”,極少數有開片。釉中氣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云霧乳濁狀,稱為“朦釉”。多橘皮紋是宣德瓷的突出特徵。宣德早期釉面與永樂時期一樣,尚無橘皮紋,而后增多;晚期出現潔白釉,又少見橘皮紋。

陳玉泉說,全世界當時出產青花瓷的地方只有江西景德鎮,以及云南的玉溪窯及建水窯

進口鈷料便是燒制青花瓷的礦料——蘇麻離青,這種礦料非常稀少,由於其發色濃艷、沉穩,曾在阿富汗、印度地區曾經用來做佛頭發髻的染色之用,“明朝早期燒制官窯青花瓷用的進口鈷料多為鄭和下西洋時從國外買來,這種顏料的使用大多用於明成化之前,到正德朝也偶有出現,之后便絕跡了。”


 鑒別青花瓷要三看

  陳玉泉介紹說,分辨青花瓷的真偽,首先要看瓷胎。“一般底部都不上釉,最多刷一層漿,是護胎用的。宣德年間景德鎮的瓷器底一般是細沙底,如果底部落款就可能有釉,因為瓷胎用的是官土——麻倉土,所以應該非常潔白細膩,具有油脂性,胎質極其細膩。”

  第二點是看釉面,他說:“宣德年間生產的青花瓷釉面,從側面看是有橘皮紋的,脂分很肥厚,表面有少許暈散,而且青花一定要高窪不平,個別有錫光現象,外面要有一層亮光,而且應該泛藍較多,泛綠色和鐵斑較少。”

  陳玉泉表示,使用進口料和國產料的青花瓷發色有很大區別,“進口料青花高鈷、高鐵、低錳,所以發色泛藍,而國產料高錳、高鐵、低鈷,所以泛鐵斑多、泛綠多,泛藍少”。雖然現代化學配方也可以將色料的化學成分配比得與進口料非常接近,但陳玉泉認為,由於仿制品沒有脂分,缺少蠟質光澤,外表會有一層玻璃亮光,橘皮紋也比較生硬,而且青花沒高窪不平,發色顯得很死,沒有像水墨畫中的色彩渲染過渡。

  為何仿制品會出現這些缺陷?陳玉泉介紹說,古代窯廠燒瓷器都是用木柴,把要燒制的瓷器用匣缽罩住,然后放進窯里燒。這樣燒的話要花費3到5天,時間很長,而且古代燒制瓷器是用減火發,就是往窯內續柴量越來越少,以此來降溫,通過逐漸的降溫來使青花顏料中錳、鐵、鈷、鉛等微量元素發生化學反應,這是個還原過程,只有這樣青花的顏色才能出來。而且這樣燒出的瓷器具有很強的油脂性,不像新燒的瓷器出現“賊光”,現代瓷器燒得都比較急,用電燒,溫度一下子就燒得很高,這樣燒把瓷器里面的氣泡都燒沒了,沒有氣泡就沒有折射了,油脂似的光澤就出不來了。

  另外,要看造型是否准確,陳玉泉認為老的東西近看不是很細膩,但從遠處看感覺特別好,“線條流暢自然,很舒展。而假的是越看越不美,遠看不傳神,因為在制作的過程中摻雜了太多模仿的痕跡,所謂“相由心生”,一件藝朮品與它的作者的心是相通的。而且真的東西上往往有傳世痕,就是玻璃質老化的痕跡。”


 

一材料特點:

  宣德青花瓷槃用元代剩下的進口料或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蘇泥麻青”料,蘇麻離青這種進口青料,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故稱“高鐵低錳”料。其特點是色澤濃艷,凝重;在爐火氣氛好的情況下能燒出寶石般的色澤;含鐵量高容易使發色呈現深藍色,色料凝聚厚處會形成黑褐色的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如果此處釉層薄會出現干澀、無光的現象。另一類,發色稍淡,雅致,且無“鐵鏽疤”,可能是較優質的國產和進口料的混和料,但此類較少;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也曾提到:繪制紋飾時既有單獨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據紋飾的不衕而決定使用那種鈷料描繪那個部位的紋飾。在繪制時常使用國產料淡描勾線,進口料渲染。

      圖中蘇料不論設色深淺,均能展現藍寶石般地質感發色特徵,并透射出淡淡的紫羅蘭色調(此兩特徵最宜在太陽光或日光燈下察辨)。由於其自身的暈染性,往往呈現筆未到處亦有毛茸茸豆沙狀的染色,線條間易串色,邊緣不清晰,呈互漬浸狀,且在線條及濃點等處多見不規則的顆粒放射結晶點(此現象在元、永樂發色純正的青花瓷中亦常見)。在胎釉中,由下向上呈藍墨溶散般地汩汩沉涌滌蕩狀,色料濃重處有不同程度地凹入胎骨的錫痕褐斑現象。故 其隨筆觸呈自然的深淺參差狀滲透,仿若筆墨施於宣紙的效果(此系蘇料中的鐵分子在高溫下與釩鈦等其他微量元素理化后的痕跡)。

      多數仿品的濃青發色藍中泛灰,濃艷處有明顯深褐色斑,疵斑處呈硬黑漆狀,與真品蘇料常有的濃淡處發色均藍中略泛紫及煙竈灰狀褐斑不衕。部分高仿品為掩飾濃青發色泛灰且邊緣不互浸染的缺陷,往往以側鋒運筆蘸濃淡青料補色(線條間較明顯),其越軌的浸染筆觸痕與蘇料自然的參差互浸染狀效果有異。

二、釉面特

      明張應文《清秘藏》論窯器中描述“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几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

       宣德青花瓷釉汁均淨,地釉泛青,俗稱“亮青釉”。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稱“橘皮釉”,極少數有開片。其實橘皮釉是因釉面里的氣泡所致。若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甚至小氣泡擦大氣泡,燦若星辰。

      多數仿品的整體釉色亮中偏灰或發石灰白或泛紅,部分高仿品為去除釉面的賊光以達到白中泛青的效果,而在釉中加鋅等元素,然此類仿品釉色多是白中泛綠而非閃青。與真品脂潤剔透的青瑩玉質感不衕。

三、器形特

      在造型上,宣德青花高足碗,主要為生活用具,造型雋永,看上去圓渾柔和,手感較永樂稍重,侈口窄唇,弧壁,高足柄內施釉,碗壁瑩潤剔透,柄足肥短惇厚,近底處微外撇,圈足露胎處胎質細膩,以手撫摸似嬰兒肌膚。

      真品碗體與足的比例約為6.5:4.5。穩重大方之余,略有頭重腳輕之嫌,似站不穩的感覺,所以部分宮中舊藏有石膏填底加重的習慣。碗口較元代增大,自碗心至口緣逐漸趨薄,故焙燒時,上部分碗體邊緣極易微有翹偏變形。后朝仿品已能完全避免該工藝上的瑕疵。而現代仿品多口緣鈍拙,碗底部有生厚胎硬之感。且碗脛至口緣處略呈突兀斜坡狀,與真品優美的腹部弧圓相比,美感不足。另外真品在足跟處微微外凸,仿品囿於無麻倉土的限制,加之淘胎工藝不衕,故其柄自上而下加厚漸大,足跟不是沒有外撇就是過於撇足。有別於真品胎體的薄韌度及相若有秩的氣韻。

    此類高足碗的足底內可見少許裂釉痕及隱約弦紋, 有些底心微有臍狀痕。柄內釉色青中泛黃,這也是其區別於宣德其他常見青花高足碗柄足的一大特徵,仿者多粘接完好無縫,且胎釉平整光滑,柄內釉偏青。偶見與圖類相似的高仿品,但此環節拉坯的微弦痕及施釉銜接仍有細微差異。

四、胎

      宣德青花胎質精密細膩、潔白堅硬。梅瓶、大槃、大罐多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是釉底。

      高足碗以淘洗極為精細的麻倉土作胎,且修胎時綜合考慮坯體的自身重量,及 迎光時碗壁几近於永樂甜白的薄、瑩、透的效果。故此類高足碗與宣德其他相似型制的普通青花高足碗相比,重量輕1/5左右。而大小相若的此類仿品與之相比多手感過重。部分仿品為接近真品重量,故意將整個胎體修薄,以致近乎於蛋殼瓷,這與真品隨不衕部位的弧線而厚薄適宜的胎體異於霄壤。

五、紋飾

      在紋飾上,宣德青花瓷以紋飾取勝,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畫筆分實筆和勾勒渲染兩種,實筆多為細線條,勾勒渲染多為粗線條和紋飾,線條流暢,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主要紋樣是纏枝和折枝花卉。如蓮花、牡丹、山茶、枇杷、靈芝;香草龍常口銜靈芝,尾做卷為草狀;龍紋有雲龍 、團龍、夔龍、螭龍、海水龍、趕珠龍、飛翼龍、龍穿花、蓮池龍、龍紋牡丹等。海水習翼龍,龍紋見五爪、四爪,但傳世品中不見四爪龍紋槃,多見三爪龍,還經常出現一只拖著長翎的綬鳥正在啄食枇杷的圖案,意境幽深另外宣德青花瓷槃將繪畫藝朮成功地運用於瓷槃之上,以寫意為主,圖案畫的很滿,紋飾繁密,紋樣工整,線條往往會出現濃淡不一的筆觸,有自然的暈散現象;龍嘴翹如豬嘴,須上翻,身變粗;宣德青花槃中心畫犀牛望月或一條魚;蓮花多為雙邊蓮瓣。

      宣德龍紋描繪在整個明代最富有生氣,龍首威武昂揚,龍嘴翹如豬,頭發長而向上飄起,有雙角,龍身舒展修長,矯健勇猛,體現宮廷龍紋的威懾感。龍除了與朵云、海水和纏枝蓮組成圖案外,當時也常和鳳結合在一起。

       以龍紋為主飾的高足碗而言,偶見內壁暗刻龍紋者。外壁則均為二龍、五龍、九龍三類紋飾組合。二龍紋飾均以前后一追逐一回首嬉戲的二游龍為主飾,紋飾中無論前面回首戲玩的雌龍,還是后面奮力猛追的雄龍,均為張口龍,故與常見的閉嘴龍相比,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1)龍脊背上以較深的青料,隨脖脊尾的弓聳彎轉以重筆勾繪出盡態極妍的倒勾三角狀龍鰭(部分大型永宣器物的龍鰭內加添內勾的小三角,此也是永宣龍鰭比元龍鰭更臻成熟的一種畫法),使龍背燦若披錦。

 2)龍鱗的畫法也一改元代高足碗、玉壺春瓶等中小型器物上常見的不分陰陽區域的斜網格狀龍鱗畫法故轍,釆用隨龍體陽背陰腹的擰轉而勾填的折扇形及小菱形鱗片,與元龍鱗相比,永宣龍鱗的刻畫更符合龍體骨骼肌理的形象化和逼真度,使祥龍肌圓膚潤、片甲粼粼、神釆奕奕。

  麻倉土的特點是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用麻倉土燒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有黑痣,燒出來的瓷器有鼓包現象,或對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現棕眼。用高嶺土燒制的瓷器几乎沒有以上現象。這些自然現象,高仿瓷器是除釆取人為作假外根本做不到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3.jpg

34.jpg

35.jpg

 

 

 

 

薄胎的明朝宣德真品能留傳到現在,太珍貴了。

高:9.0cm.口徑:7.9 cm.底徑:4.5cm.

本件真品的特徵如下:

1.橘皮紋,是宣德瓷器的突出特徵。很自然。

2.釉面均勻細潤、白中泛青,呈“亮青釉。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

3.杯口下,稜角等轉折處,現水綠色積釉。

4.瓷胎用的是官土「麻倉土」,具有油脂性,胎質極其細膩。

5.杯底圈足露胎處,撫摸平滑,有麻倉土特微,即芝麻黑斑點。砂底。有火石紅。

6.青花有深淺層次,隨筆觸呈自然的深淺參差狀滲透,仿若筆墨施於宣紙的效果。

7.高足足底內可見胎土臍狀痕。

8.工藝精湛的景德御製薄胎。迎光時杯壁近於永樂甜白瓷的薄、瑩、透的效果。

  故此類高足杯與宣德其他相似型制的普通青花高足杯相比,重量更輕。

9.圈足內下方內落款「大明宣德年製」六字用國產料,真有趣。

  發色淡雅無鏽斑,時有流散,致使筆畫有模糊不清的現象。也是鑑真所在。

10. 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比永樂疏鬆有序,甚至小氣泡附著在大氣泡的外緣。

11.氣泡折射,有很強的油脂性的光澤。

12.筆觸蒼勁豪放,是宣德的特色,龍皆怒髮衝冠。宣德多三爪龍。

 

 

〔宣德青花轉貼〕

胎釉:宣德時期瓷質細膩,胎體堅致,大件器多為厚胎,底無釉,砂底、露胎處常見尖石紅斑,光滑自然無旋紋。 瓶罐接口明顯,雖制作精良,但仔細觀察仍能看出銜接痕。多 橘皮紋是宣德瓷器的突出特徵。 釉面均勻細潤、白中泛青,呈“亮青釉。 器身器足邊際、稜角等轉折處,常現水綠色積釉。 中小器物底足多施釉,但同器身色澤有別。 同永樂青花瓷器一樣,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多為進口料,濃艷深沉,有暈散現象,且有自然形成的黑褐色鐵鏽斑,深處鑽入胎骨,用手觸摸有凹凸感。 當然,同時期也有 國產料,發色淡雅無鏽斑,時有流散致使紋飾有模糊不清的現象

宣德青花瓷胎體精密細膩,胎質潔白堅硬。大件器物多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為釉底。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稱“亮青釉”,極少數有開片。釉中氣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云霧乳濁狀,稱為“朦釉”。多橘皮紋是宣德瓷的突出特徵。宣德早期釉面與永樂時期一樣,尚無橘皮紋,而后增多;晚期出現潔白釉,又少見橘皮紋。

陳玉泉說,全世界當時出產青花瓷的地方只有江西景德鎮,以及云南的玉溪窯及建水窯                                          

進口鈷料便是燒制青花瓷的礦料——蘇麻離青,這種礦料非常稀少,由於其發色濃艷、沉穩,曾在阿富汗、印度地區曾經用來做佛頭發髻的染色之用,“明朝早期燒制官窯青花瓷用的進口鈷料多為鄭和下西洋時從國外買來,這種顏料的使用大多用於明成化之前,到正德朝也偶有出現,之后便絕跡了。”


 鑒別青花瓷要三看                                 

  陳玉泉介紹說,分辨青花瓷的真偽,首先要看瓷胎。“一般底部都不上釉,最多刷一層漿,是護胎用的。宣德年間景德鎮的瓷器底一般是細沙底,如果底部落款就可能有釉,因為瓷胎用的是官土——麻倉土,所以應該非常潔白細膩,具有油脂性,胎質極其細膩。”

  第二點是看釉面,他說:“宣德年間生產的青花瓷釉面,從側面看是有橘皮紋的,脂分很肥厚,表面有少許暈散,而且青花一定要高窪不平,個別有錫光現象,外面要有一層亮光,而且應該泛藍較多,泛綠色和鐵斑較少。”

  陳玉泉表示,使用進口料和國產料的青花瓷發色有很大區別,“進口料青花高鈷、高鐵、低錳,所以發色泛藍,而國產料高錳、高鐵、低鈷,所以泛鐵斑多、泛綠多,泛藍少”。雖然現代化學配方也可以將色料的化學成分配比得與進口料非常接近,但陳玉泉認為,由於仿制品沒有脂分,缺少蠟質光澤,外表會有一層玻璃亮光,橘皮紋也比較生硬,而且青花沒高窪不平,發色顯得很死,沒有像水墨畫中的色彩渲染過渡

  為何仿制品會出現這些缺陷?陳玉泉介紹說,古代窯廠燒瓷器都是用木柴,把要燒制的瓷器用匣缽罩住,然后放進窯里燒。這樣燒的話要花費3到5天,時間很長,而且古代燒制瓷器是用減火發,就是往窯內續柴量越來越少,以此來降溫,通過逐漸的降溫來使青花顏料中錳、鐵、鈷、鉛等微量元素發生化學反應,這是個還原過程,只有這樣青花的顏色才能出來。而且這樣燒出的瓷器具有很強的油脂性,不像新燒的瓷器出現“賊光”,現代瓷器燒得都比較急,用電燒,溫度一下子就燒得很高,這樣燒把瓷器里面的氣泡都燒沒了,沒有氣泡就沒有折射了,油脂似的光澤就出不來了。

  另外,要看造型是否准確,陳玉泉認為老的東西近看不是很細膩,但從遠處看感覺特別好,“線條流暢自然,很舒展。而假的是越看越不美,遠看不傳神,因為在制作的過程中摻雜了太多模仿的痕跡,所謂“相由心生”,一件藝朮品與它的作者的心是相通的。而且真的東西上往往有傳世痕,就是玻璃質老化的痕跡。”


 

一材料特點:

  宣德青花瓷槃用元代剩下的進口料或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蘇泥麻青”料,蘇麻離青這種進口青料,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故稱“高鐵低錳”料。其特點是色澤濃艷,凝重;在爐火氣氛好的情況下能燒出寶石般的色澤;含鐵量高容易使發色呈現深藍色,色料凝聚厚處會形成黑褐色的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下凹深入胎骨;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如果此處釉層薄會出現干澀、無光的現象。另一類,發色稍淡,雅致,且無“鐵鏽疤”,可能是較優質的國產和進口料的混和料,但此類較少;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也曾提到:繪制紋飾時既有單獨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據紋飾的不衕而決定使用那種鈷料描繪那個部位的紋飾。在繪制時常使用國產料淡描勾線,進口料渲染。

      圖中蘇料不論設色深淺,均能展現藍寶石般地質感發色特徵,并透射出淡淡的紫羅蘭色調(此兩特徵最宜在太陽光或日光燈下察辨)。由於其自身的暈染性,往往呈現筆未到處亦有毛茸茸豆沙狀的染色,線條間易串色,邊緣不清晰,呈互漬浸狀,且在線條及濃點等處多見不規則的顆粒放射結晶點(此現象在元、永樂發色純正的青花瓷中亦常見)。在胎釉中,由下向上呈藍墨溶散般地汩汩沉涌滌蕩狀,色料濃重處有不同程度地凹入胎骨的錫痕褐斑現象。故 其隨筆觸呈自然的深淺參差狀滲透,仿若筆墨施於宣紙的效果(此系蘇料中的鐵分子在高溫下與釩鈦等其他微量元素理化后的痕跡)。

      多數仿品的濃青發色藍中泛灰,濃艷處有明顯深褐色斑,疵斑處呈硬黑漆狀,與真品蘇料常有的濃淡處發色均藍中略泛紫及煙竈灰狀褐斑不衕。部分高仿品為掩飾濃青發色泛灰且邊緣不互浸染的缺陷,往往以側鋒運筆蘸濃淡青料補色(線條間較明顯),其越軌的浸染筆觸痕與蘇料自然的參差互浸染狀效果有異。

二、釉面特

      明張應文《清秘藏》論窯器中描述“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几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

       宣德青花瓷釉汁均淨,地釉泛青,俗稱“亮青釉”。釉面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稱“橘皮釉”,極少數有開片。其實橘皮釉是因釉面里的氣泡所致。若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甚至小氣泡擦大氣泡,燦若星辰。

      多數仿品的整體釉色亮中偏灰或發石灰白或泛紅,部分高仿品為去除釉面的賊光以達到白中泛青的效果,而在釉中加鋅等元素,然此類仿品釉色多是白中泛綠而非閃青。與真品脂潤剔透的青瑩玉質感不衕。

三、器形特

      在造型上,宣德青花高足碗,主要為生活用具,造型雋永,看上去圓渾柔和,手感較永樂稍重,侈口窄唇,弧壁,高足柄內施釉,碗壁瑩潤剔透,柄足肥短惇厚,近底處微外撇,圈足露胎處胎質細膩,以手撫摸似嬰兒肌膚。

      真品碗體與足的比例約為6.5:4.5。穩重大方之余,略有頭重腳輕之嫌,似站不穩的感覺,所以部分宮中舊藏有石膏填底加重的習慣。碗口較元代增大,自碗心至口緣逐漸趨薄,故焙燒時,上部分碗體邊緣極易微有翹偏變形。后朝仿品已能完全避免該工藝上的瑕疵。而現代仿品多口緣鈍拙,碗底部有生厚胎硬之感。且碗脛至口緣處略呈突兀斜坡狀,與真品優美的腹部弧圓相比,美感不足。另外真品在足跟處微微外凸,仿品囿於無麻倉土的限制,加之淘胎工藝不衕,故其柄自上而下加厚漸大,足跟不是沒有外撇就是過於撇足。有別於真品胎體的薄韌度及相若有秩的氣韻。

    此類高足碗的足底內可見少許裂釉痕及隱約弦紋, 有些底心微有臍狀痕。柄內釉色青中泛黃,這也是其區別於宣德其他常見青花高足碗柄足的一大特徵,仿者多粘接完好無縫,且胎釉平整光滑,柄內釉偏青。偶見與圖類相似的高仿品,但此環節拉坯的微弦痕及施釉銜接仍有細微差異。

四、胎

      宣德青花胎質精密細膩、潔白堅硬。梅瓶、大槃、大罐多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是釉底。

      高足碗以淘洗極為精細的麻倉土作胎,且修胎時綜合考慮坯體的自身重量,及 迎光時碗壁几近於永樂甜白的薄、瑩、透的效果。故此類高足碗與宣德其他相似型制的普通青花高足碗相比,重量輕1/5左右。而大小相若的此類仿品與之相比多手感過重。部分仿品為接近真品重量,故意將整個胎體修薄,以致近乎於蛋殼瓷,這與真品隨不衕部位的弧線而厚薄適宜的胎體異於霄壤。

五、紋飾

      在紋飾上,宣德青花瓷以紋飾取勝,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畫筆分實筆和勾勒渲染兩種,實筆多為細線條,勾勒渲染多為粗線條和紋飾,線條流暢,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主要紋樣是纏枝和折枝花卉。如蓮花、牡丹、山茶、枇杷、靈芝;香草龍常口銜靈芝,尾做卷為草狀;龍紋有雲龍 、團龍、夔龍、螭龍、海水龍、趕珠龍、飛翼龍、龍穿花、蓮池龍、龍紋牡丹等。海水習翼龍,龍紋見五爪、四爪,但傳世品中不見四爪龍紋槃,多見三爪龍,還經常出現一只拖著長翎的綬鳥正在啄食枇杷的圖案,意境幽深另外宣德青花瓷槃將繪畫藝朮成功地運用於瓷槃之上,以寫意為主,圖案畫的很滿,紋飾繁密,紋樣工整,線條往往會出現濃淡不一的筆觸,有自然的暈散現象;龍嘴翹如豬嘴,須上翻,身變粗;宣德青花槃中心畫犀牛望月或一條魚;蓮花多為雙邊蓮瓣。

      宣德龍紋描繪在整個明代最富有生氣,龍首威武昂揚,龍嘴翹如豬,頭發長而向上飄起,有雙角,龍身舒展修長,矯健勇猛,體現宮廷龍紋的威懾感。龍除了與朵云、海水和纏枝蓮組成圖案外,當時也常和鳳結合在一起。

       以龍紋為主飾的高足碗而言,偶見內壁暗刻龍紋者。外壁則均為二龍、五龍、九龍三類紋飾組合。二龍紋飾均以前后一追逐一回首嬉戲的二游龍為主飾,紋飾中無論前面回首戲玩的雌龍,還是后面奮力猛追的雄龍,均為張口龍,故與常見的閉嘴龍相比,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1)龍脊背上以較深的青料,隨脖脊尾的弓聳彎轉以重筆勾繪出盡態極妍的倒勾三角狀龍鰭(部分大型永宣器物的龍鰭內加添內勾的小三角,此也是永宣龍鰭比元龍鰭更臻成熟的一種畫法),使龍背燦若披錦。

 2)龍鱗的畫法也一改元代高足碗、玉壺春瓶等中小型器物上常見的不分陰陽區域的斜網格狀龍鱗畫法故轍,釆用隨龍體陽背陰腹的擰轉而勾填的折扇形及小菱形鱗片,與元龍鱗相比,永宣龍鱗的刻畫更符合龍體骨骼肌理的形象化和逼真度,使祥龍肌圓膚潤、片甲粼粼、神釆奕奕。

  麻倉土的特點是白而不細,有很多氣孔,用麻倉土燒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有黑痣,燒出來的瓷器有鼓包現象,或對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現棕眼。用高嶺土燒制的瓷器几乎沒有以上現象。這些自然現象,高仿瓷器是除釆取人為作假外根本做不到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jpg

真器的底足露胎有的沒火石紅,是沙底滑足。

若有火石紅,要自然。從外看圈足,

足沿胎與釉的結合處,真品有火石紅。

59.jpg

DSC07324.JPG

真品露胎部份

要出現自然分布、芝麻大小的鐵漬斑點。

DSC07325.JPG

底足下陷,不修整,不是雍正仿造的滾圓的泥鰍背。

旋紋是手工,有若無;而非機器作的規律明快。

DSC07327.JPG

看底部圈足內沿,在胎與釉的結合處,

火石紅痕更明顯,幾乎佈滿整個口沿。

DSC07328.JPG

59.jpg

DSC07333.JPG

DSC07336.JPG

60.jpg

 

高約5.2公分,底徑3.95公分,杯口徑9.25公分。

這個稀世真品有下列特點,是後世較難仿造的:

1.永樂壓手杯,杯小釉厚,胎體沈重感明顯。

器壁由上而下逐漸增厚。

2.釉面有“肥亮”感,釉色白中泛青。

「釉面青白」是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

因釉料摻有草木灰,並用木材窯燒。

才會形成這種效果。青是帶綠的藍。

3.六十倍放大鏡才看得清其氣泡有大中小三種,

永樂青花氣泡的特點是細密。

(比汝瓷小太多了)

大大小小,細細麻麻,稱吐沫釉

(有人喜從氣泡形態鑑真)

4.口沿有鋒利感、刺手感,不是光滑感。

(此點極特殊,仿品易弄錯。)

(永樂薄壁器皿口沿尖利是官瓷的特徵。)

5a.青花有暈散現象。暈散是永樂青花的一大特徵。李輝柄在他的《青花瓷器鑑定》一書中寫道:「元代青花線條穩定少暈散,是景德鎮工人對進口的蘇麻離青料做了技術上的改良,而永樂青花多暈散,是那個時代的人們追求那種暈散的美,在技術上服從了藝術。而青料較厚、燒成溫度偏高,也使永樂青花在暈散中更加發色濃艷。」

(由此品觀察其暈散,是釉料太厚造成視差模糊所致,永樂的吐沫釉亦因氣泡層次太多造成的。)

永樂青花瓷釉面較元青花和洪武青花更為瑩潤,從釉面的成分上看,其鉀含量相對較高,增加了燒成後釉面的光亮度和瑩潤感。 發色藍中泛紫,甚至呈明顯的紫羅蘭色 藍帶微紫,深藍色中鐵鏽斑凹陷。也有大氣泡中的綠色礦物結晶。 鐵鏽斑隨筆觸深淺而大而小,是自然而成,本品釉厚,鐵鏽斑極零星。

5b.圖案花紋用小筆觸描繪,雙鉤填色,靈巧流暢, 往往有深淺不一的筆觸。(仿品沒深淺不流暢) 是寫意非工筆。「靈巧、清秀、飄逸」之感是永樂青花紋飾的鮮明特徵。 蓮紋是西番蓮紋樣, 由痕都斯坦(阿富汗東部與巴基斯坦北部) 的一種番蓮圖案移植過來的, 又叫回回花。藤生植物類似百香果的一種花。

6.底足露胎麻倉土有金屬雜質氧化所致, 自然隨機分布的芝麻黑點,是永宣的特點, 後世無法仿造。 麻倉土是永樂官窯的御土, 所燒出的瓷胎仰光透視會出現微紅色。 麻倉土至嘉靖漸漸告竭,萬曆以後,這種微紅色的胎色就不再出現了。 永樂的圈足矮淺,胎土淘煉精細, 白而細,是極細膩的白砂底。 撫摸時有如糯米粉細滑的感覺。也像嬰兒的皮膚 這種細砂底也是劃時代的。

底足外凸,成塌底狀, 有貼地凸線。(此點後仿者多忽略)。 砂足滑底。細砂底有火石紅痕的鐵斑塊。鐵斑塊摸起來平順不刺手。 (雍正仿品無火石紅斑)(現代則是黏描)

7.青花書寫四字篆體「永樂年製」,極少,是官窯款。 筆道圓潤,有濃淡深淺,每一字長寬只約0.3公分這麼小, 書法功力非凡,豈是仿品所能模仿? 它的起落筆觸成尖狀(極其難仿的特點), 折角處多數為圓角,結構嚴謹整飾。 (有的學者認為此款為書法家沈度所寫。) 外圍是團花紋。此品多了裝飾帶紋。

8.明清景德御廠依現考古推測有五、六十廠。 永樂有二十二(1403~24)年,濃淡花樣筆觸製作等, 應會隨著廠址及工匠的手法的不同而多樣化。一般觀察而言: 一、元青花的藍非常鮮艷光亮;而永樂宣德青花發色偏黑,光澤內斂。 二、元青花花紋色彩大都均勻,而永樂宣德青花深淡不一,現在稱之爲「水墨畫」 這一件有落款的永樂青花稀珍壓手杯。 是傳世品。青花較淡而簡約,鈷料尚在摸索試用。 應是永樂早期製品。 元代青花與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的蘇麻離青色料皆是會隨筆觸「流動並暈散」,自然而靈動。永樂、宣德的勾勒畫法更具有濃淡不一的「水墨畫」般的效果,「落款」書法也是有深淺不一的變化,隨順、自在而不拘謹。後仿品的化工青料大多呆滯死板,沒有流散感及深淺變化。這是一眼斷真假的方法。

9.寶光內蘊,這點難仿。 落款旁有使用過的幾處小刮痕。年代的佐證。

10.講了這麼多的真品特徵,若有人仍不信此品為真品。那就再講最特殊的一點。 此品的蘇麻離青微觀,約二十多處有綠色結晶的大氣泡 green bubbles 。哪件高仿品做得到? 內蒙收藏大家 〈波兒只斤·敖斯爾 〉發表的《蘇麻離青青花鈷料是元青花的身份證》這篇論文中論述「蘇麻離青發色好的有綠色氣泡和綠點或出現泛淺綠顏色。發色最好的蘇麻離青,可以觀察到綠寶石般的綠氣泡或綠色點。」 我拍攝此件真品的微觀氣泡圖可找到綠色氣泡、綠色點。 我們在自己的藏品中,若觀察到綠寶石般的綠氣泡或綠色點,也等於拿到了「真品」認證的身分證! (專家實地到土耳其考察,蘇麻離青釉料已經絕產六、七十年以上了,近代1980年才開始的高仿品皆無法用到它。)

〔元代以後,明代的蘇麻離青料瓷器,因釉料淘洗較精細,其斑點和特徵,變為小而少,如由斑跡轉成為點跡,由褐斑轉為錫斑,由多轉為少,由斑大轉為小,由壓越分層線圈轉為不壓分層線圈,由流淌轉為暈散。〕

 

           〔永樂青花的常識轉貼〕

   青花是以鈷料在瓷胚上描繪花紋,再施透明釉經高溫(1280-1320度c)燒成的釉下彩,唐三彩窯的鞏縣,唐時已有使用,四百多年後,在元朝獲得重生大放異彩,到現在為止六百多年間,青花瓷成為瓷器主流。

  鈷料是蘇麻泥青。它與胎土結合有三種特色:(一)流淌、(二)深入胎骨、(三)顯錫光或鐵銹色,畫植物有朦朧感,但畫人物動物會流淌,初期難掌握,故較少。永樂時期蘇麻泥青大都單獨使用未和國產青料一起使用,只是配方濃淡問題而已。永樂胎土極潔白、細緻、胎土經多年陳腐,多次篩選的高嶺土雜質極少,故釉面已較少疵孔現象。

 釉面由於是玻璃釉,經過百年或幾百年的氧化,顯示的折射光有如高僧入定般沉靜,人曰「寶光」。新瓷則釉表光芒四射,人曰「賊光」。

  世間可見最古之帶款青花出於永樂宣德時期。其中宣德器常見,永樂則極為罕見。因其形制相近,不易區分,故合稱「永樂宣德,青花之王」,被視為中國青花的黃金時期。又因為鄭和從西洋帶回「蘇勃泥」青料,史有明文。清末至民國古董行業一般認定青花發端於永樂。

  胎體細膩潔白,釉層晶瑩肥厚,永樂釉層尤為肥潤。骨料發色濃豔,高鐵低錳,因而減少了藍色中的紫紅色調,在適當的火候下,可以燒成寶石藍一樣的鮮艷色澤。高鐵的部份往往會在藍色區域出現黑色結晶斑點,稱為「錫斑」,會局部下陷,成為此時瓷器的標誌。錫斑形成要自然,依顏色濃淡形成大或小,若刻意亂點,即是乾隆仿品。

 

  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絕無橘皮釉紋。就青花瓷器的釉面而論,永樂瓷器的釉面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摻有草木灰,并用木柴燒,所以會產生這種效果。現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因此釉面無此青白色。

  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永樂年制”的年款。但從明正德年開始,就出現了仿永樂窯器款。其后,嘉靖、萬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現。曆代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種字體;字體和寫法也不一樣。款的外圍常飾花瓣形圖案,線條硬直欠流暢,也有的圍以單圈。所以凡以四字楷書或六字款寫在器里、底足或口上的多是后代仿品。

  永樂的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圖畫花紋多為雙鈎填色,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這是由於鈷料研磨不細所致。器物上搆圖形式多樣,丰富多彩,其紋飾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摹,均給人以清秀之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這時已不見洪武朝所盛行的以扁菊花為主題的紋飾圖案了,這在斷代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

仿品瓷胎厚薄均勻,而真品較薄,迎光可看見釉面有不均勻現象;永樂青花壓手杯為曆代所仿,明萬曆時所仿的產品青花色艷而不濃艷,且器型略大於真品;清康熙、雍正時所仿的產品酷似真品,然而在胎釉上仍然帶有清代的風格;清衕治、光緒時所仿的產品器型就要比永樂的大得多,并且胎體厚重,紋飾也比較粗糙。近現代的仿偽品往往忽略了其器足之外的一道貼地凸線。

  筆者發現,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所仿的器物,青料中鐵鏽點色澤較淡,為黃褐色,浮於釉面而不沉著入里,這點在實物鑒定中也是需要注意的。

   砂足滑底,『砂足』當是因燒制時,支墊匣缽內填沙,而在圈足內有砂痕,故稱『砂足』,『滑底』則是因足圈內掛釉,足圈內釉水比足圈外部釉水濃厚滑潤,故稱『滑底』。

   永樂青花很少有開片。

 

   到永樂朝(永樂皇帝在位22年)前期,仍然沒有沒有蘇麻離青的影子。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據1989年景德鎮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中98%以上的出土物為甜白釉瓷器。這可以看為永樂朝沒有理想的青花料,所以不得不改用非青花產品來代替。只到十年后,鄭和從中東帶回蘇麻離青,永樂瓷器才出現蘇麻離青的特徵,量也大了起來。由於明早期政治嚴酷,人們性格內斂,青花發色如果象元官窯艷麗發色一定不符合時代要求,所以,在里面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原料,使色變暗,凝重。不過,蘇麻離青的特徵開始顯現。蘇麻離青的三個共同特性1,寶石光澤2,綠中帶藍,或者藍中帶紫3,金屬斑點。如果一件物品青花發色不全部具備這三個特徵,那么是不是蘇麻離青就難說了。

  到了宣德時期(宣德皇帝在位十年),從宣德皇帝的經曆與當朝官員與后期民眾對他的評價看,宣德皇帝是一位能文能武,聰慧仁德的皇帝,在他當政期間,國內很多政策開始寬鬆起來,宣德皇帝喜愛斗蟋蟀可能就是想通過娛樂改變人們長以前的嚴酷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所以在宣德期,瓷器,銅香爐等生活品與藝朮品開始出現丰富多釆變化,創造力與想象力極大的提升。官員們開始有了地位,老百姓也敢大膽的去模仿官家的產品。我認為所以人們把永樂與宣德的藝術放在一起討論是不妥的。鄭和帶回的大量蘇麻離青可以繼續使用。宣德產品與永樂產品相比,規正中露出活潑的情趣,在呆板的藍黑中顯出艷麗。

  蘇麻離青鈷料,既溶入釉,又溶入胎,放大鏡有用四百倍看的,是流淌的網狀,不是塊狀。雍正仿永樂、宣德青花與真品相比較,真品圈足未經打磨,雍正仿品圈足多經過打磨而呈滾圓的泥鰍背狀;

 

真品因淘洗不精底部見火石紅,雍正仿品淘洗精細底部無火石紅;真品胎較厚重,雍正仿品胎較輕薄;真品青花中有分佈自然、深入釉底的鐵銹斑,雍正仿品青花中無鐵銹斑而有重筆點染、分佈規則的藏青點;真品青花中可見小筆繪畫的痕跡,雍正仿品青花中無此筆痕。

雍正仿古瓷不是刻意模仿,對於古瓷的缺陷,利用新的技術去克服。例如,宣德時期的玉壺春瓶是 拉坯製作的,雍正時期的玉壺春瓶則是利用模具倒出來的;宣德時期的青料採取的是水洗法提煉青料,鐵銹斑無法完全清除,雍正時期對青料採用的是火鍛法提煉, 可以完全清除青料中的鐵銹斑。然而,為了達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工匠沒有刻意使用含鐵銹的青料,而是在繪畫時,在畫中使用青料點染,同樣可以達到宣德青花的 效果,又在青花中不見鐵銹斑。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最高約13公分,上最寬約11公分,下寬約7.8公分。

博物館級真品。

 厚度約0.2~0.3公分,整大塊玉去掏空製作,工藝精湛。所謂一眼貨,看其蝕斑、沁色如此久遠,如此自然即是。加上玉質品種及其質變、鈣化皆是佐證。

 

平口正視玉箍形器,它不是一個正圓,而是一個扁圓;而較長的筒壁並非與平面垂直,而是在上面三分之一處有一個略向內彎的弧度。這兩個特徵增加了造假者的難度,多數仿品因見不到實物而做成正圓和筒壁垂直的筒體。

 

這麼大件玉髮冠是母系社會轉成父系社會的權威象徵。比玉豬龍更具歷史文化的意義!

 

玉馬蹄形器在紅山玉器中流傳較廣且頗具代表性。此器又稱玉筒形器、玉箍形器、玉束髮器、玉冠狀器等。因其上口大下口小,外形頗似倒置的馬蹄,故習慣上稱之為玉馬蹄形器。

 

此類玉器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發現,大多流至海外,國外多家博物館藏有此器,直到80年代初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發掘出此器後,才被考古專家正式確認為紅山文化的玉器。

 據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出土報告顯示,玉馬蹄形器多在中心大墓或高等級墓中才有發現,在墓中位置多枕于男性墓主的頭下。

 據綜合分析,此器當為部落首領或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用作束髮的玉冠,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玉冠實物。

 玉馬蹄形器如作為玉冠使用,可將頭頂上的髮髻套于其,其下口上的兩個小孔可以繫繩也可以插髮笄,個別下口無孔的可以用將髮笄穿過髮髻橫貫于上口的方法來固定。

 紅山文化處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的重要歷史階段。進入父系社會後出現禮制,《禮記·冠義》中說:“冠者,禮之始也。”冠的出現標誌著禮制的開始,成年男子頭上戴冠是一種身份和等級的標誌。

(2015维也纳扎克画廊慈善拍卖会上成交的中国古玉)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紅山文化稀珍真品〕馬蹄形玉冠  

玉馬蹄形器-紅山文化, 公元前35世紀-前30世紀 . LARGEST HEIGHT 15,6 CM, DM, AT THE TOP UNTIL 7,9 CM, AT THE BOTTOM UNTIL 11,8 CM。Estimate: EUR14,000 ;Realized Price: EUR 367,500 (欧元)。

 

〈轉貼〉 過水出灰”是我們常聽到玩玉人說的能喚醒古玉玉性的方法,其方法就是使用高水溫的水將古玉浸泡在其中,人們認為這種方法能夠令古玉被腐蝕的部分被喚醒,從而令其恢復原本的面目。 其實這種說法只是人們對其表面現象的理解。 過水出灰是由於分化物質受到壓制之后所出現的物理分子置換現象,浸泡在熱水中之后,水分子會占據玉石的一些孔隙,所以就會產生氣泡,同時將分解物壓制出來,而這個分解物就是人們所看到的“灰”。

經常用沸水浸古玉會令古玉中的著色微量元素還原,從而出現沁死的現象,所以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