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7774.JPG

高約10.2公分,口徑13.3公分,底徑6.2公分。

到處有燒飛現象(不易仿造)。

DSC07776.JPG

畫法是元代風格,元代繪畫的技法首先是建立在中國書畫用筆基礎上,繪畫用筆都帶有書法功能,講究中鋒運筆,顯得剛健有力,並強調筆的變化,在點、線之中有抑揚頓挫,顯得有力量、有節奏,用筆很到位,比如幾株小草,幾片竹葉,幾叢松針都可以看出元人的書寫工夫。 這種中鋒用筆的技法是長期書畫過程形成的,繪出的畫如寫精美的書法瀟灑自如、大氣傳神;而現代仿元青花的繪畫,首先用筆過不了關,顯得用筆縴弱,少有用筆的變化,造型難於准確到位,不夠生動自然,雖然形似而筆法不夠,氣韻神情不夠,即便釆用高科技方法打稿,照葫蘆畫瓢,多顯用筆拘謹,畫面死板,只要注意觀察就能識別高仿元青花瓷。

DSC07778.JPG

DSC07783.JPG

氣泡在釉裡紅處像元代,以大及小為主,中氣泡較少。

其它如哥釉百圾碎開片處都是明大、中、小皆有的聚沫攢珠形態,

也像吐沫釉,像是元末明初的過度產品。

DSC07779.JPG

釉裡紅有哥窯百圾碎開片是極珍稀少見的。

百圾碎,瓷器開片冰裂紋的一種。指裂紋中紋路繁密,開片較為細碎者。這個名稱起於宋代之哥窯,景德鎮窯仿哥窯之後,即一直沿用。

DSC07781.JPG

底圈足中央有乳突,這是元明瓷器的特點。

DSC07780.JPG

DSC07786.JPG

 

DSC07775.JPG

 

DSC07777.JPG

 

 

 

 

DSC07782.JPG

 

DSC07784.JPG

 

DSC07787.JPG

DSC07788.JPG

DSC07789.JPG

DSC0779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的頭像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