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異毫(或稱毫變、俗稱西瓜皮,有學者稱“鐵鏽斑”):異毫(圖7-30)

不同於鐵鏽斑。葉文程、林忠幹合著的《建窯瓷鑑定與鑑賞》[15]稱:異毫“應具備三個特點:1、它是一種毫毛狀的花紋,不同於通常兔毫;2、它的花紋呈色與常見的呈色不同;3、它的數量很少。”吾認為還要加上一條:它是二次局部施彩釉而成;建窯異毫盞很少,因為是二次局部施彩釉一次燒成,故難度非常大,筆者收藏多件足底刻“供禦”或印“進琖”的生燒或半生燒異毫盞殘件,釉面只剩部分黑釉,二次施上的褐黃色彩釉多已剝落,與二次點白彩的生燒或半生燒鷓鴣斑盞(學術界已達成二次點釉之共識)一樣釉面白斑多脫落。異毫盞二次局部施彩釉,因釉的化學成份、溶合程度等與二次點白斑不同,黃褐色彩釉易與黑釉溶合,故不易覺察,但也有部分一次施釉的類似毫變異碗(盞),均可歸入雜色釉種類。而赤土窯的鐵鏽斑碗肉眼較易看出是二次點灑釉,該窯還有一種黑釉表麵點灑青釉的新品種給人以一目了然的看見二次點彩浮於釉面的裝飾意圖,這兩個品種與建窯異毫、鷓鴣斑工藝原理是相同相通的。關於異毫的記載見:政和二年(1112年)《宣和遺事》:徽宗為蔡京舉行宮宴,“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飲之。”有人考證為“建溪毫盞”[16]。祝穆《方輿勝覽》“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等。

⑧鐵鏽斑:是磁州窯系一項創舉,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灑或點彩釉,釉面上即形成了一種看似無序卻有規律可循的黑釉醬彩紋。也可在黑或黃褐、醬色底釉上點、刷、灑黃褐或醬黃、黑色彩釉的碗盞(也有其他器型),這種紋飾即為鐵鏽斑(或稱醬彩)。建窯不見,它類似建窯異毫盞,但又有不同,差異在建窯異毫像西瓜皮或羽毛狀,色彩鮮麗也別於鐵鏽斑,建窯異毫盞二次局部施釉痕跡不明顯,因兩種釉色溶合較好,故看上似自然“毫變異”的效果,雖經人為裝飾,仍讓人以天成之美感。鐵鏽斑則不然,明顯給人感覺到人的力量、智慧,這是人為的可按照人們想像與意志而產生的可控制紋飾,因紋樣像鐵鏽分佈於器內外,故得“鐵鏽斑”之名,且燒造這類紋飾的窯場很多,產量亦不少。如福建的赤土窯鐵鏽斑(圖7-31)產量也不少,除碗盞以外,尚見獸足爐等器物,還有河北磁州窯系的山西、河南、陝西等窯場也兼產該類釉色產品(圖7-32、7-33)鐵鏽斑作為一個釉裝飾品種大大的豐富了建窯系黑釉釉裝飾的品種與文化內涵。

⑨灑彩:即是在黑色或醬黃色地釉上點、灑或塗褐(醬、黃、白、青、黑)色釉藥後燒成,為純人為色彩,不同於燒造過程中鐵的自然聚結和結晶而形成的天然“窯變”。根據紋理的不同又可分為玳瑁、虎皮斑、灑(塗)彩、青斑及“吉州兔毫”等品種,尤以吉州窯最為出色,這方面的書刊及文章較多,可參閱。目前除吉州窯以外,還在廣西桂林地區發現玳瑁器物標本,但數量不多,傳世物品更少;福建茶洋窯也偶有玳瑁釉碗(圖7-34)出土,

但不夠成熟,而赤土窯的青斑卻較有地方特色,在黑色地釉上灑或點青釉彩斑(點)紋,屬二次灑(點)釉彩的一個釉裝飾新品種(圖7-35、7-36),亦因窯址採集數量較少,未形成大氣候,這種黑釉青斑只在福建小範圍流通,已在其他地點出土了該窯已使用後破碎碗片多件;陝西耀州窯的玳瑁釉也是在黑地上隨意點繪彩斑,燒成後黑色釉面上佈滿塊團狀的醬斑紋;還有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窯場也有灑、塗彩釉器物。內蒙古集寧路古城窖藏出土的元代“吉州窯系'木葉'碗”(圖7-37、7-38)即為非常珍貴的灑(刷、塗)彩品種,從地域流通等看似為北方窯場產品?但從器物的裝飾等看,更像重慶塗山窯產品,《重慶塗山窯小灣瓷窯發掘報告》[17]報導了該窯出土的“五~八瓣花紋盞”(圖7-39)、“黑釉繪黃花紋大碗”(圖7-40),與圖7-37、7-38“吉州窯系'木葉'碗”裝飾工藝等相似。廣西嚴關窯出土的醬彩盞(圖7-41)[18]與重慶塗山窯醬斑碗(圖7-42)及福建異毫盞工藝上有共同之處。其他省市在不斷的考古調查與科學發掘後,也可能有新發現,待資料充裕時,再多到窯場跑跑,後續本文以臻完善。

另外,白覆輪、青口等口沿刮釉之黑釉器以及黑釉剔刻花品種也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另闢“胎裝飾”專文討論。

 

 

註釋:

 

[1]李輝柄:《中國陶瓷全集》卷8宋(上)總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

 

[2]馮先銘:《從文獻看唐宋飲茶風尚及陶瓷茶具的演變》,《文物》1963年1期。

 

[3][5][7]葉哲民:《隋唐宋元陶瓷通論》,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4]小山富士夫:《陶瓷大系第38卷·天目》,日本平凡社,1974年。

 

[6]陳永誌:《集寧路古城發掘集市窖藏幾千件瓷器襄括元代九大名窯》,《文物天地》2003年11期。

 

[8]謝道華:《中國古陶瓷標本·福建建窯》,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

 

[9]亦有部分學者考證該書為成於南宋,是假託陶穀之名。李民舉:《建窯初論稿》,《“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考古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8年。

 

[10]馮先銘:《從文獻看唐宋以來飲茶風尚及陶瓷茶具的演變》,《文物》1963年第1期。

 

[11]陳柏泉:《吉州窯燒造歷史初探》,《江西曆史文物》1982年第3期。

 

[12]曾凡:《“建盞”的新發現》,《文物》1990年10期。

 

[13]曾凡:《福建陶瓷考古概論》,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1年。

 

[14]劉楊、趙榮華:《吉州窯瓷鑑定與鑑賞》,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2001年。

 

[15]葉文程、林忠幹:《建窯瓷鑑定與鑑賞》,江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

 

[16]顧文璧:《建窯“供禦”“進盞”的年代問題——〈宣和遺事〉“建溪異毫盞”正誤》,《南京博物院集刊》1983年第6輯。

 

[17]重慶市博物館:《重慶塗山窯小灣瓷窯發掘報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8]摘自《廣西博物館古陶瓷精粹》,文物出版社,2002年。

 

 

 

原文發表於世界學術文庫出版社20059月出版的《歐陽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

 

建窯在今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宋代著名黑瓷產地之一,以生產一種帶有褐色或銀色條狀結晶的茶具而馳名于世,宋代文獻多有述及。

宋代建窯黑瓷的突然興起與當時上層社會的“鬥茶”風有關,宋代“鬥茶”採用半發酵的茶餅,將其碾細放入建盞內,注入沸水,觀其白色泡沫,停留時間長者為勝。由於黑盞便於觀茶,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述:“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由於皇帝的好惡,直接影響了建盞的生產。同時為了上層社會的需要,還專門為宮廷生產一種底足印有“供禦”和“進盞”的建盞。

建盞兔毫產生的原因是在高溫下,富含鐵質的釉料熔流成條狀,在冷卻時析出赤鐵礦的結晶而形成。因此建盞以黑胎、黑釉為主,它的含鐵量大於9%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