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中央電視台的315晚會曝光了虛假鑑定文物的利益鏈條,只要給出鑑定費,價格低廉的普通瓷器就搖身一變成為價值連城的寶貝,2011318日播出的央視《經濟半小時》對此進行了關注,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今年中央電視台的315晚會曝光了虛假鑑定文物的利益鏈條,在節目中我們發現只要給出鑑定費,價格低廉的普通瓷器就搖身一變成為價值連城的寶貝。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記者調查。

記者先來到了潘家園附近的聯合國際大廈的「北京金坤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可以給寶貝做鑑定。很快,一位年過六旬的鑑定師顏老師走過來了,記者先拿著一百元錢買的,寫著大明成化年的小杯子,顏老師一眼就辨出了真假。

顏仲省北京金坤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鑑定師

顏仲省:這對的,是大明成化的

難道,記者花一百元錢真買著寶貝了?這東西要真是大明成化的,可就價值連城啦。口說無憑,顏老師能給開張證書嗎?

顏仲省:能出證書

記者:證書上怎麼寫

顏仲省:就寫大明成化嘛,高足杯

記者:一千元錢出證書,您出嗎?

有了證書,寶貝的身世可就有憑有據了,花一千元也值啊!可這時,顏老師的一句話讓記者犯起了嘀咕。

顏仲省:我跟你說實話,這賣,賣給似懂不懂的人,你別賣給特別懂的人,這意思給你說明了就是啊

這話說得記者糊涂了,為什麼不能賣給懂行的人呢?接著,記者又拿出了第二件寶貝,二百元買的,落款寫有「康熙年制」的青色小瓶。

顏仲省:清末的,清末的東西,官窯的東西,做得挺好的

顏老師斷了代,說小瓶是清末仿制品,如此這般,也開個證書吧!

顏仲省:給你寫到康熙,可以寫到康熙

記者:明知道是清末的還出到康熙的證書,這行嗎,這可以嗎?

顏仲省:可以,都是這個代就行,都是清代的東西可以

寫清末還是寫康熙,這差別大了,近兩百年的歷史啊,價格也相差幾十萬呢!這麼大出入的鑑定證書也能開嗎?

顏仲省北京金坤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鑑定師

顏仲省:好比是昆侖玉,我可以給你開成和田玉,對不對,這都可以,因為它粘上邊的呢,昆侖玉山崩了以後骨碌到和田裡邊去,它成和田玉,那我怎麼說怎麼對呀,是不是?你得沾點譜,不沾譜不行

看來,顏老師認為,只要能沾譜的東西就能開鑑定證書。幾天後,記者拿著一幅三百元錢買來的號稱齊白石的畫,再次來到這裡。

顏仲省:不是齊白石真的東西,白石章子不是這麼刻的,這是別人仿他的

顏老師斷定,齊白石這張畫徹徹底底是幅?品,跟真品一點不粘邊,這次,他還能給開證書嗎?

顏仲省:那也成,那也成,這個章子刻得挺好的,一般人,二把刀人是看不出它不是齊白石的畫

得,這回顏老師也不管粘不粘邊了,收下一千元鑑定費,毫不猶豫地給這幅?品出了鑑定證書,上面赫然寫著「齊白石本人畫作」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一家名為「北京聚寶齋」的文物鑑定中心。記者拿出了那個青色小瓶,這裡的首席鑑定師劉老師看了一眼就斷定,這小瓶是個地地道道的仿品。

劉育新北京聚寶齋文物鑑定中心鑑定師

劉育新:實際它是光緒仿的,開仿的也值錢,值二十萬元三十萬元

    沒想到,記者花二百元錢買的小瓶,經劉老師一鑑定,成了價值二十多萬的光緒仿品,身價一下就翻了上千倍。更沒想到,記者一提到開鑑定證書,小瓶的身價又翻了幾番。

劉育新:我可以給你開康熙的,這款寫得太好了

記者:可以以假亂真了就是

劉育新:開本朝的那就是上百萬元的東西啦

這一下,寶貝又老了一百多年,寶貝的年代漲了,身價漲了,鑑定證書的費用自然也得跟著漲。

劉育新:百分之二,你算一算,按東西的市場價值收費

記者:開到康熙咱們得收多少錢?

劉育新:兩萬元最少

記者:那要開到光緒呢?

劉育新:八千多,少收吧,收八千

經過討價還價,記者最終以一萬三千六百元的價格,給小瓶開了一個鑑定證書,上面的年代寫的是—清康熙。接著記者又拿出了一百元錢在地攤上買的高足杯。

劉育新:像這個東西就是現代的,真土沁擦不掉。

記者:就是現代才用這種方式

劉育新:哎,對對,用氫氟酸

原來,小杯上面的土沁是用化學物—氫氟酸做的,這是典型的現代造假手法。但記者萬萬沒想到,東西是現代的,鑑定證書仍然可以照開不誤。

劉育新:能開證書,能開

記者:開成?

劉育新:開成化,五萬元

記者:五萬元?

劉育新:成化得一千萬元以上

記者:就這一個小杯子

劉育新:啊,一千萬元以上

看來,在高額鑑定費面前,對劉老師來說,東西的真假已經不再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