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諸佛為眾生之母,般若為諸佛之母,念佛人了解第一義諦,就可上品蓮花生,第一義諦就是般若波羅蜜。念佛、學佛人不解般若,一切六度萬行皆是業,魔是故共修發願,皆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天台宗說,釋迦世尊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而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其精要是《般若心經》,《般若心經》的要義在「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大乘起信論》中的真如、心性,也就是眾生與佛的同一法身,雖無形無相,而能造作一切相。念佛人憶念般若,就是遇事逢緣,常能反觀,照見自性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遍一切處的法身。
法身雖不可見、不可得、無所住,卻能造作十法界的一切果報,成佛也由它作,下地獄也由它作;一切唯心造,理具十法界,事造十法界。念佛人返照法身,知道一切生滅有為法皆緣起性空,不可得,不必妄想執著。
知曉空性,是為了離棄「有所得」的邪知邪見;若是沈空滯寂,亦非正見,定性阿羅漢,證入偏空,佈畏生死,離棄了眾生,就無法行持大乘菩提正道;而大乘菩薩知空而不證空,長劫在生死苦海中,作為眾生覺悟無上菩提的良師益友。
所以,念佛人的般若智慧,重要在於自知法身「不生不滅」,不著有、不落空;妙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礙妙有。發菩提心的眾生,在成佛的菩提道上,以空四相的般若,行一切六度萬行,不入頑空,也絲毫不昧因果;所以阿彌陀佛才依此而成就了極樂佛國的萬德莊嚴。有為者亦若是,往生極樂,都是為了學習成佛之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