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鑒識官窯瓷,還是要從它的胎釉入手去進行辨別。北宋官窯(張公巷窯)與汝官窯的燒造差不多同出一地,在創燒時間上幾乎是先後銜接的,同出于皇家的專用窯,可以看到其間的承接和發展。所以,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胎釉特徵和工藝特點雖多有相倣之處,但還是有差別的。北宋官窯的胎骨與汝窯相似,但較汝窯器要薄些,胎質細膩堅實。胎色一般作灰白色,也有粉白、深灰的。由于北宋官窯器胎質中含鐵成分比汝窯要高,因此,也有一些呈紫灰色、紫褐色胎體的器物。北宋官窯器一般都用正燒法,以平直圈足露胎者為多,也有少量是滿釉裏足用支釘支燒的。其支釘與汝窯的芝麻粒狀不同,呈圓形的小米粒狀,支釘數量也較汝窯器多,3、4、5、6枚都有,既有單數也有雙數。

    北宋官窯的施釉較厚,釉質精細,釉面光潤,成乳濁狀,有玉質感。由于燒造溫度比汝窯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質感較汝窯要稍強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綠色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種。釉面上都有較稀疏的開片,開片呈淺黃色,是這個窯口所獨有的。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觀,胎釉結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層深醬色的護胎釉。凡刷護胎釉的,燒成後,底足露胎處就顯出醬黑色,而口沿處由于流釉緣故也呈現出淺紫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一方法也一直延續到南宋官窯。

    北宋官窯的裝飾與汝窯相倣,大多數是素面無紋的,個別器物上有弦紋裝飾。器型多數是倣古代青銅器而制作,造型比汝窯要多些。主要有盤、碗、瓶、壺、爐、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類。這一點,與南宋官窯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窯要顯得古樸渾厚。汝窯和南北兩宋官窯均罕見大件器物,所見的傳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南宋官窯是在汝窯和北宋官窯的基礎上,于宋王朝南遷後在官窯器的燒造上的又一發展。無論是在胎釉和工藝上,都可以看到這種承接和發展的關係。南宋官窯器的胎骨,因為加入了杭州當地所有的紫金土,胎質雖也比較細密,然較之北宋官窯要顯得差些,裏面雜質較多。加上這種土內含鐵成分高,又有燒造溫度不同等的原因,胎骨的色相也較深,胎色有紫灰、黑灰、黑褐、黑色等多種。南宋官窯多為黑胎,凡墊餅燒圈足露胎的,一般都可看到“紫口鐵足”的現象。除了墊餅燒的以外,支釘燒的器物底足也可見棕褐色支燒痕。晚期用墊餅托燒的也見有一些灰白色胎的,這種胎上常刷以醬色護胎釉,因此燒成後也有“紫口鐵足”的效應。早期南宋官窯與汝窯一樣,採用支釘托燒,但支燒痕呈圓形,數量也比汝窯器多,大器可達到20個,而且單雙數都有。晚期多採用墊餅托燒。

    在施釉上,早期南宋官窯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幾層甚至十幾層,釉的厚度甚至超過胎骨。釉色以粉青為主,也有青灰、青黃、灰綠、黃綠和炒米黃等色。釉面有開片,以蟹爪紋為主,也有冰裂紋等,大多是較稀疏的淺黃色開片。在開片中以暗紅色的所謂“鱔血紋”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紋再次之。

    南宋官窯器均屬皇家所用,器型極其嚴謹規范,追求精致,不可越規。一般均是倣古代青銅器形式而制作,形制尺寸都有嚴格規定。大件器物較少見,所見大都是小型器物,如盤、碗、瓶、爐、洗和文房用品等。

    鑒于上述制瓷特點,要鑒識南宋官窯器,就必須先看胎質。市場上可見到一些黑胎的倣官窯器,但這些倣品黑胎雖相似,而胎質常顯粉狀而過于細膩,不像真品因含雜質較多反而顯得粗糙,在醬色的露胎處,可見點點黑褐色斑狀色塊。所以,凡在露胎處不見點點黑褐色斑者,就要小心。真品胎色呈糯米狀,倣品胎質常無法做出糯米狀。因為縮釉,真品有棕眼,棕眼呈自然狀態,露胎處也可見點點黑褐斑。倣品常無棕眼,有的也不自然。在釉面上,因為宋代制瓷追求玉質感,因此,首先要看器物有無玉質感。真品視之如青玉。因為要追求玉質效果,釉面玻璃質感不強,釉面潤澤,呈亞光乳濁性。放大鏡下可見氣泡如細小的串珠緊密聚集在一起一樣。因為燒造溫度不高,整器擊之聲音較低。倣品這一點上是最難做到的。所以,凡器物無玉質感者,就須謹慎待之。出土器在開片之內可見有土沁深入肌理。倣品也可做出土沁相似的顏色,但在放大鏡下常可見土沁都是浮在表面的,做得好的,也可有侵入的,但不自然,不均勻,認真細看,不難識別。真品器形規正,形美而又有滄桑之感;倣品在這一點上常無法達到,尤其是不能傳遞出歷史的滄桑之感。

 

作 者:--責任編輯:睢媛
來 源:美術報

 

高古瓷之難鑑定,一是它窯口多:據資料統計,唐五代至宋金時期,全國各地官民雜窯數以千計,現代古瓷史學家僅能歸類系統研究的只不過“五大名窯”、“六大窯系”及少量地方雜窯。實際上,由於瓷土成份、製作工藝及燒成方法等特殊原因,即使同一窯場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其產品也各有特點,無怪乎古鈞窯研究者發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嘆,更何況全國各地窯場之間難以考量的主、客觀差異呢?

 

按本人的把玩經驗,五大窯中除了定窯與其它四窯沒有交叉,其它四窯均有難以界定的個案發生,汝窯與官窯在釉色和開片有相似之處,官窯和哥窯的釉色和開片難以區分,鈞窯和汝窯在釉色有時也能混為一談。

 

 

官窯。北宋徽宗政和年間開始設立官窯,稱之為汴京官窯。但是南宋官窯窯址不一樣了,我們已經能夠確認的是在杭州的鳳凰山和烏龜山一帶,此時的修內司官窯,也就是通常說的“內窯”大都仿製汴京官窯的器形來燒製,明朝初年的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曾細緻的描繪過南宋官窯的特色“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情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色好者與汝窯相類。

 
汝瓷所用之釉中含瑪瑙,上到器物表面釉層較厚,從而使器物晶瑩透亮,十分美觀。但在高溫燒製過程中,因為釉層較厚,收縮速度不一致,從而造成釉面開裂,這就是"蟹爪紋"。官窯瓷器胎質含有鐵的成分,並且釉質較厚,口部邊緣由於釉的流動而釉層較薄,所以隱約露出灰黑泛紫的胎骨,足部無釉處則呈鐵紅色,這就是"紫口鐵足"之說的由來。哥窯器物表面的斷裂紋不同於其他瓷器的斷裂紋的地方是:大裂紋套小裂紋,頗具圖案效果。
 
瓷器上的冰裂紋。瓷器上的冰裂紋,不神秘!高溫瓷器驟冷開裂,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實際上,這就是瓷器產生冰裂紋的原因之一。筆者在長期收藏瓷器的實踐中發現:有的仿製瓷器,被作假者用硫或鹼性化學物處理之後,也有裂紋,用手輕摸這種瓷器的裂痕,有輕微刮手的感覺!如,上圖!古代瓷器上,長年累月慢慢騰騰形成的冰裂紋,大部分是從釉的內部開片,用手摸這種瓷器的表面,是光滑的,沒有刮手的感覺!
 
 北官”厚重,“南官”輕薄

宋代官窯由官府直接營建,分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才開始燒造,具體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宋高宗南渡後,在臨安(今杭州)另設新窯,一個“置窯於修內司”,後又在“郊壇下別立新窯”.據分析,“修內司官窯”在杭州鳳凰山腳下,而“郊壇官窯”則位於杭州的烏龜山一帶.為了做出區分,北宋官窯被稱為“舊官”,南宋官窯就稱為“新官”.其中,“舊官”厚重,“新官”輕薄.

宋代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面,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艷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紋為飾.其胎色鐵黑、釉色粉青,“紫口鐵足”增添古樸典雅之美,“紫口鐵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窯的器形除常見的盤、碟、洗等之外,仿商、週、秦、漢古銅器中的各式瓶、爐樣式也很多.

官窯分為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北宋官窯據傳窯口設在汴京附近,由官府經營,專燒宮廷用器。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宋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至今為止,尚未發現北京官窯遺址。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形質和工藝與汝官差不多。器形主要有碗、瓶、洗等仿古器。胎體顯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多為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質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底有文釘燒痕,有“紫口鐵足”的特徵。

 南宋官窯發現有“修內司窯”和“郊壇下窯”。瓷器胎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胎色多為黑、深灰、淺灰、米黃色為主,釉面乳濁,多開片,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黃等。有“紫口鐵足”的特徵。

官窯是北宋定的主調。 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

才開始燒造,窯址不明。

歷史上黃河多次改變河道,每次氾濫時都淤積大量泥沙,

將汴梁舊城以及整個黃河下游淹沒,有很多文化古蹟就

淹沒在黃河故道之下。 我們推測,北宋官窯的窯址應該

就在汴梁附近,但至今沒有找到,估計黃土覆蓋的

深度已達10米以上。 我們參考其他窯址,南宋官窯的遺址

就離都城非常近;清代官窯雖然是在景德鎮燒造,但有一些

極特殊的產品,比如瓷胎畫琺瑯,就在紫禁城內燒造。

北宋官窯比較罕見,因為宋徽宗執政的時間只有二十幾年;

又經過靖康之難,很多東西都毀掉了;再加上一千年時間的

淘汰,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窯非常罕見。

西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

 

當時為了區分,北宋官窯就稱為舊官

 

南宋官窯就稱為新官

 

南宋官窯有兩個燒窯的地方,

 

一個是郊壇下,一個是修內司。

 

這兩個窯址都是20世紀發現的,

 

一個是20年代,一個是90年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