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jpg  1.bmp  

15.jpg 14.jpg 13.jpg 11.jpg 10.jpg 9.jpg 8.jpg 7.jpg 6.jpg 5.jpg 4.jpg 3.jpg 2.jpg  

北宋官瓷是宋朝名瓷中最稀珍的,比汝瓷還少!

此品器口直徑24公分,甚大件,

[北宋官窯瓷開梅花片冰裂紋片,

大器小片為貴,小器大片為奇。]

北宋官瓷有厚胎厚釉的特色,工藝古樸嚴謹。

釉色碧中帶藍,宋朝以後,沒见到能仿造的。

釉內含有氣泡,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

支灯燒孔內鐵銹色[鐵足],

應是瑪瑙入釉,跟汝瓷一樣,除了原直開片外,

還有時隱時沒的斜開片梅花片紋[魚鱗紋]。

 魚鱗紋,以水淋濕,就全不見了。

 [釉層夠厚才有斜開片]

[直開片與斜開片同時顯現是真品的特徵]。

完整難得的稀珍。11荷葉凹褶。

[翠青釉官瓷 。這種瓷也屬於北宋京師官窯

玻璃釉開片瓷。此種官瓷釉色青綠,色調偏冷

,玻璃質感強,通體開片,開片紋有的只有

“鐵線”,有的有“鐵線”也有“金絲”

或“紅絲”,應屬北宋官窯中期產品。]

[北宋官瓷在燒制工藝上是先燒胎,而後再施釉,

且常常三次以上施釉,使得釉層較其他名瓷的釉

質都厚的多,所蓄氧分子當然也多。入窯開火後

,經氧化焰的煆燒,在這些至肥至厚的釉達到熔

沸騰前,便穩火進行缺氧的強、弱氣氛還原,

窯爐在產生的窯壓作用下,迫使烈火生成的一氧

化碳鑽入釉內,與釉中所含的氧分子結合,這便

使得釉層中出現無數細密的氣泡,且難以在窯壓

下發揮出來,其形態如沫如珠。]

宋代官窯的制作技藝起源于唐代秘色瓷與五代柴窯。

宋代官窯工藝最難掌握的地方就是其獨特的原料配方。

傳說有人試驗了1000多種配方也未能達到宋代官窯的水平

,這其中有什麼奧秘,不得而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