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保護,避免人為損害

      瓷器所受傷害,許多場合下是人為造成的,首先要提高直接接觸瓷質文物人員的素質,做到:(1)手持瓷器一定要雙手持器,左手托底,右手扶持,絕不許單手擰頸、持鋬、持柄、持流、捏耳、抓底;(2)手持或移動瓷器時不與他人交談;(3)凡有附件如蓋、座的瓷質文物,要分兩次移動,絕不許如蓋罐等帶蓋搬移,因為除了一定要用軟紙、軟絹、軟布、穀糠等分層包裝,外包箱匣,清代到民國時期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裝箱瓷器,又軟又實,整箱從1米高處落下,箱內瓷器安然無恙;(5)瓷器無論搬運、裝箱、絕不允許互相疊、靠,這樣極易造成碰傷、磨傷,如數件裝入整箱,器器之間要用軟質襯妥;(6)無論何時何地放置瓷器,必須注意落座處,嚴防直接放於石、水泥、金屬、磚質的硬質地面上,最好置於布、麻、毛、絨、草質墊子上,墊子不能光滑而要軟而毛糙;(7)各種瓷器的放置一定要處於順其自然的接地姿態,不要隨便將口、腹、附件等部位接觸地面,曾多次發生過壺、瓶等橫放而使頸腹受傷的事故,如必須(如觀察底足)將器物倒置,器口等必須墊儀軟質不滑的材料,以免損傷口、頸、腹等部位。

(二)創制最有利的設備,以使古瓷有一個安適的“家”

      (1)瓷器文物,尤其是精美者,一定要置於囊匣中保藏,囊匣一定要內軟、外硬,內部可用軟泡沫塑料包以絹綢,柔軟舒適,最好不用棉花。棉質易吸水發霉長蟲,外部可用木質。(2)如入櫃、箱,一定要用硬質泡沫塑料、透明尼龍線等加固瓷器,防止突然震動而傾倒,有些易傾倒的大型器,可在器腹內下部放置軟布包的沙袋,使之重心向下,避免傾倒,在櫃、箱、櫥中也一定要避免迭摞相碰。(3)古瓷之“家”,一定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最好在黑暗出保藏,鑑定中有“燈下不看瓷”之說,如必須在日光中看瓷器,一定要在散射光下,而避免直射光。(4)有關設備的防塵、防生物、防一切有害化學品、防過大溫差(每24小時不超過攝氏10度)、防過大濕差(每24小時不超過相對10度)、防火災,等等方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5)瓷器文物置箱、櫃、櫥等,一定要有很強的抗震功能,其比例一定要敦實,有條件的使之與建築等等做到整合化,這些設備內部也不能使瓷器有晃動的可能。(6)搬運輸出瓷器的工具也應當靜穩,盡可能減少震動,絕不能有跌落的可能。

(三)古瓷器的日常保養

      (1)傳統的說法,讓人手經常摩挲古瓷,長久使之產生“ 包漿”,泛一種“寶光”,這是人汗脂等弱酸在瓷器表面的積累作用,其實這種做法不妥,我們主張帶軟質白手套或洗淨雙手把持瓷質文物;(2)瓷器如胎瓷結合良好,可以在流速緩慢的淨水中洗滌,如釉面骯髒,可以有淡肥皂清洗,但洗後一定要用淨水(最好是蒸餾水反复洗淨),如果瓷質胎釉結合不好,則不能水洗;對新出土瓷器,要讓它緩慢自然還硬,不能暴晒,收乾之後看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洗滌,能洗則洗,不能洗則在附泥上少許施水而緩緩剝除附泥,千萬不能用硬物刮泥。(3)瓷器表面灰塵用小吸塵器去除,或用氣球吹除,沾著的灰塵可用絲絹等軟質材料拂除,不能用雞毛撣拂除。(4)有些瓷器因釉面光澤枯澀,可用四川白蠟、亮光蠟、胡桃油等薄塗補光,但手法要慎重,避免光澤過硬,避免釉面受傷。(5)出土瓷器深入釉中的土沁不要強行去除。

 

瓷器的保養

  • 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時應注意防震、防擠壓、防碰撞。鑑賞藏品時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盡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時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絨布墊好,賞看時不要互相傳遞,一人賞看結束應重置於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觀賞。

     
  • 瓶、罐、尊等瓷器一般是由下而上兩段拼接而成,移動時不能一隻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 正確的方法是,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 有的瓶、罐、尊裝飾有雙耳,在取放時不能僅提雙耳,以免折斷或損壞。 薄胎器皿,胎薄、質輕、嬌氣,移動、安放時更要小心,要雙手捧底,忌用單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體型較長,還需防風吹倒。

     

     
  • 剛買回來的高溫釉或釉下彩瓷器,應先放在清水中浸泡l小時,再用洗潔精洗掉外表的油污,用毛巾擦乾水分後用盒子裝上,盒中應有泡沫充墊,且加了泡沫後直徑不能超過藏品0.5厘米,藏品放在盒中應鬆緊適當,同時應避免擠壓,以防損傷藏品。

     
  • 出土的低溫釉及釉上彩。

    在釉彩上會滲入很多雜物,甚至會出現脫釉脫彩的現象,應先在胎釉之間加入少量的粘合劑,在彩上再塗較軟的粘合劑以防彩釉大面積脫落。

    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較長時間的高溫釉或釉下彩,在瓷器表面還產生很多鈣質、矽質化合物,即土銹。 可先用清水清洗一次,用3%雙氧水浸泡3小時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時以上,用清潔白布清洗,一般可除去土銹。 如果除不盡,可用刷子醮上醋酸,刷在土銹處,5小時後用醫用手術刀斜削除去土銹,刀片只能向一個方向削。

    待大部分土銹去除後,再用白潔布和牙膏清洗直到土銹完全去除,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高溫釉和釉下彩。

     
  • 在洗刷油污等積垢時,應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 一般的污漬可以用鹼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淨水沖淨。

     
  • 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溫,以防冷熱水的交替使瓷器發生爆裂。

     
  • 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現象,可先用棉籤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淨。

     
  • 如果瓷器有開片或衝口裂紋等現象,污漬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刷洗。但釉上彩器物,不能用此方法,因為酸、鹼性物質易損傷釉彩。

     
  • 如果是描金彩瓷器,不可用雞毛撣子做清潔,因為雞毛撣子易損傷瓷器上的描金。 珍貴瓷器收藏時應配有相應尺寸,帶膽的木箱或木盒,以便保存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