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唐朝日本遣唐使的貢品大錢  

我國唐代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給周圍各國以積極影響。據日本

史書記載,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餘年間,共任命遣唐使達19

次。其中一次是為了迎接日本遣唐使回國,稱“迎入唐使”,3次

是為了送還唐朝赴日的使臣,稱“送唐客使”,

另有兩次任命後終止。正式派遣而到達唐朝的共有13次。

日本初期派出的遣唐使規模不大,一般每次出動一、二條船,

每船約載120人。8世紀後,規模擴大,組織完備,制度也大體

固定下來。一般每次五、六百人,分乘四隻船前來中國,因此,

“四隻船”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已經成為遣唐使的同義語。

遣唐使的官員有大使、副使、判官、錄事,其重要任務之一是

迎送留學生和學問僧。許多遣唐使、留學生及學問僧的學術和

藝術造詣至今仍被廣為傳頌。

  作為對遣唐使的回聘,唐王朝曾多次向日本派遣使節,密切了

相互關係。中國的書籍、貨物等也隨兩國使節大量輸入日本。

621年,唐王朝開始發行貨幣“開元通寶”,通過中國使節和

日本遣唐使,被大量帶入日本,在北自北海道,南至九州的日本

全國曾被大量發現,有數萬枚。1970年10月,在中國西安南郊

何家村,即唐朝長安城興化坊原址,出土了五枚圓廓方孔

“和同開珎”銀幣,它是日本元明天皇和銅元年(708年)倣唐朝

“開元通寶”的形狀鑄造發行的。

這個大錢的書法純粹是日本人的書法,

鑄造嚴謹工整,光背,官方製作。

不是民間的工藝。也不是繪錢。

到代傳世古銹,底層棕黑深厚。

直徑10.1公分,均厚約0.45公分,重234公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