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5201030165_216.jpg

22035201030165_294.jpg

22035201030165_473.jpg

下列中圖片,真品與仿高品的比較,您看得出來哪裡不同嗎?

A.正寶石藍蘇麻離青釉料的顏色不同。

  自然暈散的程度也不一樣。

22035201030165_804.jpg

B.明代宮庭畫工的功力造詣高超、細緻、流暢,

  小筆勾勒法有立體層次,靈活有神韻喔。

  特別在細部及尾端,會潦草苟且又扭泥不順、

  不太工整、細膩的,大多非真品。

  觀察龍紋的描繪,仿品在龍足的大小比例及肌理的凸凹皆常草率就章,

  仿品龍爪的抓握方向等也常常出錯,呆板又粗糙。

22035201030165_773.jpg

22035201030165_799.jpg

cde4a07.jpg

C.黃釉的顏色不同,真品礦物質黃釉有強烈的玻璃感及寶光。

  仿品有些會作舊,化工顏色較暗淡。

22035201030165_434.jpg

4c93787.jpg

D.真品宣德之蘇麻離青料六字楷書落款,

  有三種顏色深淺的濃淡不同,也有錫斑及凹陷。

  仿品落款沒有蘇麻離青的發色有深淺濃淡的變化。沒有錫斑及凹陷。

  仍然要排除落款上的蘇麻離青發色非真、以及錫斑是浮點在表面的偽造品。

E.真品與仿品底足的修刀方法及形態亦不同。

22035201030165_903.jpg

7d48681.jpg

葉佩蘭老師談真假元青花瓷器辨析 :

仿古瓷的出現年代,大約是在元代末期,據明初文獻記載,元末已有仿宋窯的器物。明代仿古瓷開始增多,並且有官仿和民仿之分。明代早期至中期多為官仿,以仿宋代五大名窯的釉色為主。

明代晚期出現民窯的仿品,此時除仿宋代五大名窯外,還仿前朝的名品,如永樂、宣德的青花,成化的鬥彩等,並已形成時代風尚。

到了清代康、雍、乾時期,製作仿古瓷達到高潮,主要是官仿,包括仿五大名窯,仿明朝各代青花,仿明成化鬥彩等。清代晚期光緒時期在陶瓷發展史上屬於「迴光返照」期,除具有本朝特色的產品以外,還出現許多酷似康熙時期的瓷器。如仿康熙的青花、素三彩、豇豆紅等。

到了民國早期也就是本世紀初,景德鎮瓷業復興階段,製作仿古瓷又出現高潮。此時仿古瓷較為複雜,凡陶瓷史中有的名品都進行仿製,仿品中有的精細輕薄,富有民國早期的特點,並大量投入國內市場。但是,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仿品中都沒有發現仿製的元青花瓷器。

上世紀70到90年代以來,可以說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製作仿古瓷的高潮。現代仿古瓷更是無所不仿,此時元代青花、元代卵白釉、藍釉以及釉裡紅等已經有了仿製品。就國內來說,元青花的仿品出現至今有20餘年,也就是說在鑑定元青花時,不是真品就是現代仿製品,不可能是明代或清代仿製品。

「高仿」瓷,早在本世紀80年代初已仿製成功。景德鎮陶瓷館的陳孟龍、李會中二位先生曾介紹說:元青花瓷的複製技術是由景德鎮陶瓷館和東風瓷廠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採用傳統手工工藝,按照原物大小、器胎的厚薄、形體的變化、紋飾的形象和畫法、裝飾的處理以及青花瓷的釉色和彩色等方面進行復制。參與複製的工作人員在複製前對原物進行認真的研究,並充分掌握原物的特點,採取傳統手工工藝的同時,並結合運用現代工藝條件及先進的科學技術,力求藝術風格上與原物達到一致。當時的複製品大件有瓶、罐、盤,小件有高足杯、碗、花觚、香爐、小罐、折腰碗、高足洗等。這批覆製品,經過多位專家評定,認為複製品保持了原物的時代風格和藝術特色,製作精良。

這批80年代的仿古瓷是許多專業工作者在探討古陶瓷的科學技術和藝術風格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再現了600年前元代的青花藝術;但是從鑑定上嚴格的說,則精美有餘,古樸豪放不足。今天文物市場活躍,要警惕有人將這批仿古瓷重新投入市場,以假亂真。 另一種高仿瓷是近幾年來的新作。近些年來,景德鎮私營窯廠林立,只要歷史上景德鎮出現過的品種,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他們幾乎都仿。據說有投資商和私營窯廠注入大量資金祕密仿製,作品惟妙惟肖。這種祕密製作的仿古瓷還要經過挑選,將最好的、與原物最接近的器物留下,其餘打碎。這種仿古瓷多為稀少的名貴傳世品。但窯工發現仿古瓷有利可圖,揹着老闆不全部打碎,保留幾件的情況時有發生,於是民間有時也出現高檔仿古瓷的重複品。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在鑑定時要提高警惕,遇到精美的元青花一定要慎重對待,除了請專家鑑定,廣泛聽取意見,同時還可以參考科學儀器的測定結果,看看放射性元素的情況,進行研究。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VAH7QE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