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jpg 

27.jpg 

30.jpg 

32.jpg 

35.jpg 

 

 明宣德朝高定制青花瓷的特

明宣德朝典型器:景德鎮珠山御窯廠遺址宣德地層出土的青花器和傳世品中的有款器。明宣德青花瓷的青料與明永樂朝青花瓷的青料相同。其他特徵。以下分出土品與傳世品兩大類介紹。

  出土品:景德鎮御窯廠明宣德地層出土,分前后兩期。前期為明宣德一年至五年。出土器物有:海水瑞獸紋爵殘片;篆書款“宣德年制”殘片;磚殘片;海水瑞獸紋大碗殘片;外纏枝靈芝內折枝瑞果紋大槃殘片,復原口徑74 釐米、底徑63 釐米、高10.9釐米;鸚鵡壽桃紋大槃殘片,口徑78 釐米等。后期為宣德五年至宣德十年。御窯廠出土的器物上有扁菊紋或螭龍紋梅瓶、藍地白花魚藻紋高足杯、蟋蟀罐、鳥食罐、格子錦朵花紋蝶耳杯、梨式壺、雙肩扁壺、海水龍紋梵文小把盞、七稜折沿花口缽以及各式花盆等。紋飾的布局、畫筆與明永樂朝相同。

景德鎮御窯廠明宣德的高級定制青花瓷器,主要紋樣有葡萄、菊花、山茶、牡丹、蓮花、海石榴、石竹、靈芝、折枝牡丹、柿、菊、蓮、山茶、桃子、靈芝、格子錦朵花、香草龍、海水飛翼龍、穿花龍、藏文等;邊飾有大小雙層蓮瓣、實心蓮瓣、如意云頭、連續回紋、卷草、蕉葉、花瓣式曲折紋、席紋、海水、壬字云、點彩梅花、几何圖案錦地紋等。品種有青花五彩、淡描青花、藍地白花、黃地青花、青花浮雕等。小件器的胎潔白細膩,大件胎厚。底釉泛青,小器均為釉底,大器為砂底。造型有大有小,大至60 釐米高的大蓋罐,小至高度4.4釐米,可把玩於手心的鳥食缸。

  傳世品:明宣德朝傳世品青花瓷,較之永樂器,除胎稍厚,造型曲線不及永樂的優美,絕大多數有款外,其余因素基本與明永樂時期的相同。款識:此朝曆十年,絕大部分官窯器有款。砂底的罐、瓶、槃等大件及個別滿釉小件,如鳥食罐,落款於肩部、側面或折沿下,形式有無邊框的六字一行楷書橫款,有邊框的六字一行楷書豎款。釉底的碗、瓶、壺等在圈足內書款,形式有雙圈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款,單圈六字二行款,雙圈、無圈四字二行楷書款,雙圈篆書款( 僅出二件殘器)。款識特點,以“ ”字為多,“德”字的“四”與“心”緊靠,中間無一橫。“ ”字中“衣”的橫畫不過“刂”旁,“衣”的第四划的勾與第五划的撇不相連。工藝,見個別覆燒器,小鳥食罐,通體滿釉,口沿去釉以覆燒。明宣德朝青花瓷的特徵是:色凝重,花紋密,釉泛青,形增多,體加重,款大盛。(鄭菁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