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學的進步,一些現代化的技術為制假者利用,他們制出的假玉幾可亂真,收藏者極易上當。為了提醒初入藏市的玩家,將其造假手段曝光於天下,以期對藏友有所幫助。
李先生說:仿古玉器不同的作舊方法也有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之分。
傳統工藝多用於十幾年前。它是將仿舊玉器製成成品後,將其拋光,放到梅杏幹水中熬煮幾天。由於水中呈酸性,玉會被腐蝕出麻點,取出後表面塗以相應的色彩後上火烘烤,顏色便會浸入玉石內部,此時再放入油鍋或蠟鍋中浸油,於是一塊仿古玉便基本製作完成了。
若想再進行深加工,可將其埋入地下,並時常澆水,一年後取出,效果會更好。
玩過玉的人知道,玉器在人的把玩過程中,會變得更加潤滑,富有靈氣。為了得到這一效果,他們便用麥糠揉搓、皮膚磨蹭等方法,使其變得更加滋潤。
專家掌眼:經此烹製過的玉,幾可亂真。
近年來,古玉制假者將現代工藝技術逐步引入作舊領域,憑藉著不同的工藝,製作出不同時代的古玉,這些古玉中的贗品,更加令人真假難辨。
火燒
造假者將玉件直接放在火上燒或塗上火堿後用石灰包好,放到鋸末裏埋起來,這樣在玉石上燒出的白色叫雞骨石,如果將其立即冷卻就會產生牛毛紋;若在水中加入不同顏色的化學物質,便會制出各色牛毛紋玉石。
為了使其顯出光澤,制假者便用砂紙沾著豬油,對其表面打磨直至出現光澤。
專家掌眼:這種火燒玉件,一般無玻璃光,顯得較硬。所仿器物多像宋、明朝代的物件。
酸咬
將玉器在需要加顏色的地方用化學方法加熱,放入硝酸、硫酸的水中,接著把需要保留色彩的地方用混合物封好隔離,再放入一種液體中浸泡,使顏色浸入到玉石縫隙中。最後還要對其進行全身封閉打磨。利用此法制出的古玉能表現出玻璃光。
專家掌眼:這類玉更具有古玉的感覺,收藏者購買古玉時要多加注意。
加壓將器物打磨、著色、上油後,用按一定比例的混合堿包裹好,放入高壓釜內,幾天後取出,再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處理,其表面會呈現出白灰皮和玻璃光,玉塊上有色的地方會自然沁入色澤。
專家掌眼:此法制出的古玉不容易鑒別。它一般用來仿製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時期的玉器,作舊後器物的顏色能浸到較深的地方。
後記:隨著造假手段的不斷升級,使得初涉此域的收藏者,一不留神便入雷區。
- Nov 18 Mon 2013 18:47
仿古玉器不同的作舊方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