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機制銀幣光緒八年吉林廠平壹兩 中國最早的機制銀幣光緒八年吉林廠平壹兩 中國最早的機制銀幣光緒八年吉林廠平壹兩  

這枚光緒八年吉林廠平 壹兩 ,直徑45mm,厚3mm

是中國最早自我摸索所鑄機制銀幣的第一枚

廠平是吉林省使用的銀兩衡量標準,約35.86公

庫平是清政府的統一標準,約37.3公克

正面方欄內是三行12字篆書“光緒八年吉林機器官局監造”,

外緣是連弧紋背面方欄內“廠平壹兩”四字,紋飾則模仿

西漢銅鏡的草葉紋這段歷史發展無比珍貴,也無法取代

有了它的過渡試樣,吉林局才有後來公開發行的光緒十年廠平 壹兩 。

鐘天緯1840-1900在“刖足集外篇”中自述光緒五年隨出使

德國大李鳳苞赴德兩年,考察歐洲各國,光緒七年回國

他在光緒九年曾去廣州向兩廣總督極力建言主張國人應該設局購買

機器自行鑄造金、銀、銅幣,特別提到每副機器便宜的不到五萬元

吉林局已買

這段話表明了光緒九年之前,吉林局已購置了造幣機器

歷史記載,吉林將軍希元,於光緒初年,為了疏通錢荒,向朝廷奏請

吉林製錢缺乏市面益顯蕭條,再三商量,只有仿造製錢樣式

鑄造銀錢,解決現錢的短缺

光緒七年,吉林局向意大利購置了造幣機器及鋼模。

接著,在光緒八年1882﹞先從軍餉中提銀5000交給吉林機器

即兵工廠﹞製造足色銀圆,開鑄了廠平 壹兩 ,七錢,半兩,三錢

,一錢五種銀圆,試行流通市面以補不足。

並下令民間以十足銀通用[按廠平約低於庫平5%]

然而因發行額太低,自然終止。變成了中國人機制銀幣的第一批試行

樣幣後來光緒十年奏准後,就鑄造同樣五種面值的銀圆

首開中國機制銀幣公開發行的先河但時間很短就中止了

光緒十年廠平 壹兩也很少,曾在eBay網拍上以280萬台幣成交

所以實際上,中國人自行鑄造的第一批機制銀幣是光緒八年的吉林

廠平壹兩。但因只是試樣鑄量太少

讓大多數的人都誤認為光緒十年發行的是第一批

此幣無內齒,有齒邊,邊齒不太俐落,看的出來是生手鑄造的

顯示它是中國最早自我摸索所鑄機制銀幣的第一枚

但整體而言它的圖案與文字皆工整清晰,百多年的銹色自然浮現

由於這份拔得頭籌的歷史榮耀它一向是博物館和收藏家夢寐以求

的稀珍是中國銀幣20珍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