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3611.JPG

這件宋朝建窯曜變銀藍鷓鴣斑油滴盞
 
可說是稀世之珍,勝過兩岸故宮建窯收藏。
 
其價值並不輸日本各美術館奉為國寶
 
的建窯曜變、油滴盞。因為:
 
一、兩岸據研究尚未有完整的宋代油滴盞被發現,
 
包括博物館也只有殘片。
 
二、稀珍的鷓鴣斑真品還有乾隆的親筆泥金題字
 
(筆畫猶勝書法名家),珍貴無比。世上唯一。

 

DSC03643.JPG DSC03644.JPG DSC03642.JPG  

曜變的〔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耀也,明亮也。

是指它的油滴結晶很明亮,有光輝。

盞口徑約12.3公分,高約7.3公分,

底徑約4.2公分。

鐵胎骨。鑑真第一眼就是看胎土·

[建盞的胎底是最難模仿的部分,也是鑒別真偽的關鍵之一。大致說來,建盞胎顯得粗糙,有不規則且大小不一的點狀或絲絮狀凹坑,即一般所謂的顆粒感。並且,古代陶工技術熟練,旋修底足的刀法俐落,在轉折處產生明快的交接線條。這些現象極難仿製。]

宋不宋看它即判。黃色是沙土。

八百多年的胎土自然腐朽,無法偽造。

DSC03600.JPG DSC03601.JPG  

聽說兩岸要找一個完整的宋朝建窯曜斑油滴盞…

都沒發現,都是殘片。

流落日本的曜變盞、油滴盞皆被當成了國寶。

這件是兩岸唯一完整的北宋建窯油滴嗎?謎…

油滴也有稱之鷓鴣斑、(夜空)星建點。

北宋建窯鷓鴣斑油滴比汝瓷珍貴稀少

DSC03608.JPG  

32.jpg

  DSC03606.JPG     

但最勾魂攝魄的是它有乾隆親書的隸書金泥字。

全文是:

宣和陶器用功巧  脩內督之奄豎倫  設曰葵花喻忠赤  師誠輩豈果其人  乾隆丙申夏御題

 DSC03599.JPG

DSC03598.JPG

 DSC03597.JPG

DSC03596.JPG

 

乾隆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丙申〕是1776年,乾隆皇帝六十六歲時。

乾隆皇帝的書法精練成熟,剛柔並濟,

細看它每一筆鋒的起、收、提、頓、轉、折等,

功力甚是高深。鐵畫銀鉤的隸書美極了.

(比沈銓的隸書更有造詣。)

這些寫在曜斑上的泥金字,不僅一絲不茍,

DSC03586.JPG DSC03587.JPG   

還順著盞形曲折收放!功力非凡。

第一句說「宣和陶器用功巧」,

顯然當時清朝的考據認為它是宋徽宗時的物件。

《宣和遺事》記載:「(徽宗政和二年)夏四月,

燕召蔡京入內賜宴……又以惠山泉、

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賜蔡京飲之」

,可資說明徽宗時期建盞已進貢宮廷。

此件的油滴曜斑是銀藍光色,

(銀藍僅次於曜變,比金色、銀色油滴更稀珍。)

中間或浮著一些紫紅色光暈。

  DSC03648.JPG

DSC03592.JPG   

每個油滴斑中佈滿扭曲的溝紋。

DSC03612.JPG

盞內底的釉層向一邊傾斜,

有一些油滴斑在這邊集結。

DSC03645.JPG  

同時盞外的厚釉滴珠也在這一邊形成。

有大片油滴斑在這邊集結。

以上這些都是真品的特徵。

DSC03591.JPG  

唯一的大滴珠像是氣泡脹後再收縮而凹入,

不是嗑傷。不是匣缽痕。上面有黃土。

DSC03615.JPG       

 乾隆親書的泥金字,金泥濃郁均勻,

毫無脫落缺損,可見皇宮墨泥製造不同凡響!

DSC03578.JPG

DSC03579.JPG

乾隆所寫的〔葵花〕的〔花〕很特殊。

他認為此盞的油滴(特別是往碗內看)像葵花瓣。

8.jpg

(花字隸書

還有〔陶〕字篆邊,

〔誠〕、〔奄〕等字都別豎一格,

用以顯示唯我獨尊的氣派。

DSC03580.JPG  

 

 DSC03581.JPG

〔御題〕的「題」字是標準寫法。 

可參考「藝術中國」中書法字典裡,

「題」字的隸書寫法 :

 书法字典:题字隶书

建窯始燒于五代末宋初,以生產黑釉茶器(碗、盞)為主。以黑釉瓷為主的各類生活用具和茶器。作為建窯主要產品的黑釉茶器中,茶碗又占了總數的99%。

俗稱為“黑建”或“烏泥建”的建盞(碗),裝飾工藝有地方特色:釉層厚,乃至有流釉現象。

釉呈滴珠狀,以烏黑(閃光)為主外尚有藍黑、醬黑、灰黑等多種色澤。
釉面之紋呈結晶狀,變化萬千,所謂 兔紋、油滴、鷓鴣、曜變等就是最常見的幾種。

建窯茶碗胎質以深灰色厚胎居多,按口沿形狀可分為束口、斂口、敞口、撇口數種,亦有少許盅式碗、小圓碗;以口徑大小則分大型(口徑15釐米以上)、中型(15—11釐米)、小型(11釐米以下)。這些茶碗造型的共同特徵是尖唇、大口深腹收成小圈足,因為形似斗笠,也就叫它“斗笠盞”。一種內口沿內凹進一圈的束口盞為最常見。

建窯油滴 是黑釉茶器之珍品

油滴盞的釉面密佈著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直徑從數毫米之微至針尖大小,形似油滴。也有一說釉中花紋若在水面上撒油而得“油滴”之稱。日本國最初記載“油滴”的書有《滿濟准日記》和《陰涼軒日錄》可參考。

“油滴”的形成其實是鐵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卻後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從中析出晶體所致。
建窯油滴盞國內罕有收藏,流傳東瀛民間的稱
“天目釉”、“星建盞”,其中為大阪市東洋陶瓷美術館所藏的一件被定為日本國國寶。曜變盞是建窯黑釉茶器中極為珍貴的品種。曜變盞外形尤為端莊,盞內外壁黑釉上散佈濃淡不一、大小不等的琉璃色斑點,光照之下,釉斑會折射出暈狀光斑,似真似幻,令人生驚豔之歎。

在黑色釉面上 呈銀白色晶花斑者稱“銀油滴”,呈赭黃色晶花斑的,稱“金油滴”。
油滴釉宛若夜幕之星辰,閃爍無端,備極美麗,向受茶人、收藏家垂青。

蔡襄《茶錄》:茶色白,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甚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宋代油滴珍品乃萬中選一,傳世珍品更不超過五件,三件落入日本,被他們奉為國寶,其餘散落歐美各大博物館。而我們故宮所藏油滴天目都非珍品,實是無奈!

現代油滴如張桂維等所作的金色油滴等,跟古代宋朝油滴最大的差別在「立體感」,

宋代油滴每個油滴斑中佈滿扭曲的溝紋。它們遠看近看都是立體的,可能是礦物釉的天然呈現。現代名家用化學釉燒出的金銀油滴雖然眩目,遠看近看皆是平面化

2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的頭像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十大願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